133驴都撵不动(1 / 1)

陈雪芬也没隐瞒:“最近一年以来,各大厂里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差,能承接到的活儿越来越少。

传言道过两年国家会放宽政策,到时候个体经济出现,厂里这种工作已经不吃香了。

不止我想卖掉工作,他也决定卖掉,但他的那份工作大概率会被郑家人要回去。

我和陵哥决定用卖工作的钱在我们村买块地安个家,一起务农。

在这期间准备高考,无论能不能考上,都要抓住时机,赚取政策松动后的第一桶金。”

陈雪芬的话给了林眠提示,她最近过得太安逸了些,对这些局势都快忘了如何发展了。

未来?

待她细想,却发现脑海中可以依靠的原著,早已经慢慢消失,支离破碎的拼不完整了。

或许是她一来就改变了剧情走向,让一切脱离原著的原因吧。

没了也好,剩下的才是她自己的人生。

“你们有打算就好,那我先回去了。”

“行,我把这里的事情解决完,等会去你家做交接,你明天就可以上岗了。”

“行。”

告别陈雪芬,林眠只身往回走,路上稀稀零零的大婶大妈回来,应该是先赶回来准备晚饭的。

一个个手里多多少少都捏着一把菜,见了她,亲亲热热的叫了两声小锦鲤,没多说什么,又飞快的离开。

还有甚者,拍了拍她的肩膀,手指流连忘返的蹭了蹭她的衣服,把劳作时的泥土沾在了上面。

一位大婶赧然的看了看林眠肩膀上的泥土,不好意思的想去拍落掉,却被她躲开了。

悻悻的收回手,飞快逃离现场,阿秀婆和云婶子在后面笑的不行,只叫了两声小锦鲤就走了。

林眠是个爱干净的,在第一个人得手之后,迅速躲开剩余的“爪子”,拍了拍肩膀上的泥土,面色不虞。

叫两声就行了,怎么还上手摸呢?

蹭两下是能蹭到好运吗?

一路上鼓着嘴巴回到家,碰上出来寻她的谢淮屿。

见到想见的人,脚下步伐加快,语气都欢快几分:“阿屿,你回来了?”

“刚刚是不开心了吗?”

谢淮屿接住跑过来的小丫头,压低嗓音哄着问。

远远就看到小脸颊鼓的圆溜溜的,也不知道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欺负他的小媳妇儿?

“衣服被人弄脏了,还有,他们见了我都要叫两声小锦鲤,咱俩那天的会不会玩大了?”

林眠指着肩膀上的泥土,把刚刚路上发生的事情,给他讲了一遍。

谢淮屿揉了揉小丫头的小脑袋,安抚道:“没事,不用理会,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把那天就当成简单的鱼疯了。”

想到那天小丫头因为“鱼疯了”这件事,连跑带爬的扑进他怀里的小模样,就觉得心头一紧。

糯叽叽的嗓音,软乎乎的一团砸过来,怎么想,怎么心满意足。

“嗯嗯,我给你说,我今天可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开眼界……”

小丫头吧啦吧啦的大说一通,把在陈有为家发生的所有事,给谢淮屿讲了一遍。

包括郑家那些毁人三观的发言。

只省略了自己那通炫富的言论。

奶呼呼的吐槽:“他们还不长眼的,想要把我嫁给她家小儿子,也不看看他们家什么德行?

一个个吸血鬼,压榨鬼,懒得抽抽,驴都撵不动。

还给她儿子娶媳妇儿,是想多个人回去,拿鞭子抽驴吗?”

“还有这回事?”

谢淮屿眼神趋近危险,漆黑一片的瞳孔闪烁着危险的光,冷不丁的问。

林眠淡定回复:“不过被我怼回去了,他们也不看看我嫁的人是谁?

那可是上桥村最凶最勇的糙汉,是他们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吗?

哼,一群不知好歹的家伙。”

小模样臭屁不已,骄矜的可爱。

软软乎乎一团,乖巧的被男人拥在怀里,任由他半抱着把她带回屋子里。

“感冒好了没?还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已经没事了,能吃能喝,棒的很。”

林眠出门前还给自己喂了一大杯灵泉水,终于没了昨晚那迷迷糊糊的难受劲儿,面对询问,相当敷衍的敷衍。

“没事就好,先回去换衣服,等会出来吃饭。”

“嗯。”

林眠在饭桌上,还跟大家分享了今天的所见所闻,唏嘘感叹:“还是咱们家好,和和乐乐的。”

林瀚附和:“确实。”

如今的林眠是真的让林瀚侧目,当真应了那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她这次所做的所有选择,都很正确,起码是在她自己的立场上。

谢家人很好相处,且每一个都对她特别好。

他们养大的小姑娘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林瀚又欣慰又有些怅然若失。

饭后,林眠帮着楚颖收拾碗筷,谢淮屿去给两人洗衣服。

——

正如陈雪芬猜想的那样,她跟林眠说了会话的功夫,回去他们就把断亲书签好了。

代价是,郑陵把木材厂的工作还给郑云杰,若是供养则再给二十,若是断亲,则需一次性付清一百块。

另,郑家在余山镇的一切资产,都与郑陵无关。

这本就是他们意料之中的结局,郑陵没有纠缠,一口答应下来。

双方签订了断亲书,第二天去镇上办理户口迁移,郑陵拿到新户口本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陈雪芬领证。

两人办理了一个新的,独立的,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户口本。

崭新的户口本一到手,郑陵给齐了剩下的钱,以及木材厂那份工作。

从此以后,他郑陵,就和老郑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可惜有之,但更多的是一身轻松。

在陈有为的帮助下,郑陵在村子里选了一小块地,打算盖个小院子,掏了钱和陈雪芬定了章程。

暂时先住在陈有为家,直到房子盖好。

新家选址在村口,与谢家相邻。

第一轮翻地过后,在朝阳的田里种上土豆和玉米,另外一半的良田等四月种植水稻。

气温比较冷,农作物种植时间较南方晚一些,像狼山脚下谢淮屿去年开荒的地,现在都是冰疙瘩。

最少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化冻,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农忙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