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医者,要有仁术,更要有仁心(1 / 1)

乔玥生母在清河潭村不算禁.忌,但因为陶婵的存在,大家也很少会提起她生母。

乔玥也不是真正的原主,从她有意识开始,她妈就是陶婵,自己也从来没想过去追寻生母的过往。

再有一个,她外祖家里从来没人过来看她,摆明是不想认她这个外孙女,既然如此,她干嘛要腆着脸迎上去啊,给自己请俩祖宗搁头上好玩?

她爸是个疼老婆,也疼闺女的。

她有乔爷爷乔奶奶护着,她亲妈那边的亲戚找过来也能挡住。

但是陶婵不同,她是后妈,就算之前跟乔玥亲妈关系不错,那也架不住她在乔玥亲妈死后跟乔玥爸结婚生孩子了。

那些人要闹起来,她怎么可能挡住人家的嘴不许人家说?

不过人还没来,乔玥全当自己不知道。

她把自己调配的药膏和方子给了四爷爷,省医院那边有四爷爷看着,乔玥也不操心。

现在还在正月里面,小孩子最要紧的就是玩,放开了玩。

姓周的那个叔叔很上道的,还专门找车给乔家送了年礼,是部队的军需品,用他们单位的名义送过来的。

乔玥看了,有橘子罐头,杂果罐头,还有红烧肉罐头和午餐肉罐头。

嘶哈嘶哈,那个红烧头罐头真的太绝绝子了,放点菜头和海带进去一起烧,那汤汁拌饭她能吃三大碗。

乔玥是个你对我好,我就对你更好的人。

在周叔叔送东西来要走的时候,她悄摸的拉住他的手,给他塞了一个方子。

“我六叔和七叔都说你们当兵的训练特别苦,有时候身上会很多淤青损伤。这个药很简单的,就是把药材弄来打磨成粉,混了黄酒调和成膏状,然后贴到膏药上面,再贴疼的地方就行。保管好用,轻一点的一天半天就能见效,重一点的三五天也能见效。不过得记住了,不能有外伤,有创口的地方不能贴这个药。”

她嘟了嘟嘴:“治外伤的药我还在研究,等我研究出来了再给你说。”

其实有治外伤的药,但是药材太贵了,不可能广泛普及。

而且那个药以后可以申请专利的,她还是有点点私心,想要挣点钱给家里。

有钱了,才能心无旁骛的研究医术,不然都想挣钱,医术人心就坏了。

乔玥的想法跟乔爷爷的不谋而合。

老人仁心仁术,也知道有些事情可做,有些事不可多做。

乔玥改良的膏药是从古方上研究得到的,给的又是部队,这点他不会多说什么。

但外伤止血药就很重要了,可以说凭这一个方子就能养活一家人,必须得慎重。

周哥还不太清楚这药方的重要性呢。

回去省城的时候,跟战友和医生们随口聊到,发现省医院的医生眼睛都绿了,想方设法的想要看他手里的药方。

周哥这才警觉起来,赶紧把这个药方派专人送到了领导手里。

其实这个方子还有个2.0版。就是乔玥给小武的那个方子。

最初的1.0版是给的乔六和乔七,带到部队上用的。

不过那时候乔玥和乔家还采用的古老的方法熬制药膏,所以适用性不太强。

这次给出去的方子,是在那两个方子基础上改良,增加了药材处理步骤和添加顺序的成品药方。

只需要拿到部队医院的药方,照着单子上的买点器械和药材就能生产。

当然,这个药没有得到批文,是没办法上市出售的。

她给周哥的原因也是部队有他们自己的渠道,可以走特殊申请获得药品生产许可。

不说这方子到了部队领导手里,如何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就说省医院这边,小肖用了药膏敷贴之后,他腿上的伤几乎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在恢复。

等到伤口愈合后,连腰部也开始用药熏蒸和炙烤了。

每一天小肖都比前一天更有信心。

这日子也算是有了盼头。

正月初十那天,乔爷爷打算去城里看看小肖。

乔七给他们托人带了信,说小肖伤口恢复还行,但是浑身一直感觉虚软无力,这边主任也看过,乔七师兄和他带教老师也看过,都找不出原因。

大主任就建议请乔爷爷过来看看,能不能从中医的角度给病人进行全方位调养。

乔爷爷带着乔玥去了省医院,刚到办公室门口,就听到隔壁会谈室里有人说话,是个女的。

“师兄,我觉得你们想法不正确。如果病人一直没好,那可能是某方面出问题了。中医能治什么?跳大神还是灌黑水?治个病跟外国中世纪的巫术似的,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本着为病人负责,我建议把他转到我们医院进行后续治疗。你们要觉得不好说,那我去说。”

“站住。”一道压抑的男声响起,“你要是不想留下可以先走,这边的后续治疗跟你也没啥关系。”

“师兄!你怎么可以这样,医生的职业道德……”

“医生的职业道德是站在病人的角度,用最小的代价,做最好的治疗,而不是你觉得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看不起中医可以不用看,但是现在病人是相信的,请你不要大放厥词的诋毁你并不了解的领域。”

乔七的声音紧跟着响起:“再说,我邀请师兄过来主刀,是尊重师兄的外科手术的能力,并不是请你来指指点点却什么都说不到重点的。”

一阵刺耳的椅子滑动的声音之后,虚掩的门被打开。

乔七怒气冲冲的出来,就对上大伯跟乔玥平静到可怕的脸。

乔爷爷还不至于跟一个小辈争论,只看了一眼,朝乔七点点头就走了。

乔玥不大不小的哼了一声,直接嘟囔了一句什么。

里面的人没听清楚,只听到什么结节什么瘤的。

说人坏话被人撞个正着,就算乔七他小师姐嘴巴再厉害,脸也有点发烧。

乔七师兄弟三人在这边说话,南军医附院的带教老师跟他的学生还在病房仔细询问手术愈合情况。'

看到乔爷爷带着乔玥过来,那位老师合上记录本,笑着打了个招呼,还没忘记拐乔玥以后考南军医大呢。

“这孩子的天赋太好了,我也见过不少医学世家的孩子,但能跟她比的,平生从未见过。老爷子身体康健,还请好好教导她,以后咱们国内杏林没有她的名字我都不能瞑目。”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夹杂了几分真心。

南军医附院的这位老师虽然也是学西医的,但看问题很客观,从来不盲目的去否定别人,所以他这两天对乔七小师姐也不怎么待见。

“老爷子,我得先赶回去上班了,这边的后续治疗,我会跟主治医生电话里沟通。另外,我那边还有个病人,情况有点类似,但更复杂一些,到时候可能会请二老过去帮忙看一看。”

对病人的需要,只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乔爷爷从来不会拒绝。

医者,要仁术,更要有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