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章“鬼画符”(1 / 1)

不过卢舞怡虽然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她也没有冒冒失失的去找霍一龙。

而是打算到时让霍焱阳自己去跟霍一龙说这事。

她也就只是这样建议而已。

牛不喝水,总不能强按头。

此后一段时间,卢舞怡每天都会转悠着上山采摘药材。而且五六月份,林子里时断时续的也可以捡蘑菇了!

因为已经想到要如何藏东西,卢舞怡也就不慌不忙。

想法弄回来好几个带盖子的粗瓦酱缸,放在空间里弄到山上。

就在老罗叔当初埋人参的那片碎石下面的泥土里,挖掘出来好几个大坑。

把粗瓦酱缸埋在坑里,下面事先垫上草木灰,然后在里面放了几袋带壳的粮食。

另外还在最下面,放了用油纸包裹着的五十块钱现金。

怕放久了粮食万一霉变,也就一共只埋了三个酱缸。

其中两个大的酱缸里各自放了有二十斤带壳高粱米,二十斤带壳的小麦,下面各自放了五十元现金。

本来她想放一些面粉之类,后来想到这些东西容易发潮。

她空间里就只有高粱米和小麦是带壳的,到时老罗叔他们想法磨碎了,筛一下也不是没法吃。

最后一个小酱缸里却没放现金,而是直接放了几根小黄鱼。

另外就是几包分别用油纸层层,包裹的一千元现金。

为了防潮,还在最上面还码放了好几包草木灰。

又用朱砂在白纸上用篆书,歪歪扭扭的写了几个字。

其实看着根本就是鬼画符,是她用来吓人的。

而且放现金的这个小酱缸,还刻意埋在老罗叔当初放人参的位置。

在盖子上,还刻意用朱砂标了一个大写的叁字。

这个酱缸要比其他的两个酱缸小上许多,也埋得更深一些。

就算万一被人不小心给挖出来,因为“鬼画符”描绘了有朱砂。

又用的是纂文,估计也会被人误以为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符咒。

转眼过去一个多月,卢尔雅已经可以出月子了。

本来坐月子三十天就够了,卢舞怡坚持让卢尔雅坐了四十天。

等到卢尔雅终于可以出月子那一天,卢舞怡早早就熬了一锅药液。

让卢尔雅在大浴桶里,痛痛快快的泡了个热水澡。

又用留出来一桶药汤兑水,给心心小朋友也从头到脚洗唰了一遍。

小家伙被伺候得太舒服了,很给面子的撒了一泡尿在盆子里。

他本就生得体格要比一般孩子强健,估计生下来有七八斤。足够其他人家孩子满月时的体重。

因此满月这天,上秤称了一下体重,足足十二斤整。

卢舞怡忍不住想要显摆,拿了几块尿布,一瓶羊奶。

让卢尔雅自己做饭吃,然后就带了心心一起去上工了。

因为卢舞怡时不时就会背着心心到田地里,所以大家早就见怪不怪。

其实不说卢舞怡,就是生产队里的很多妇女,在生孩子没过几天,就会带着孩子一块下地干活了!

有条件的能吃两个鸡蛋,在家养上十天八天,都要被别人羡慕。

像卢尔雅这样坐了四十天的,简直就是绝无仅有。

不过也不怪人家有底气,人家男人是军人,还是当大官的。

心心模样生得很漂亮,又穿得干净利落,加上白白胖胖的跟个肉团子一样。

卢舞怡把他用背带给带到地里干活,婶子大娘们可喜欢逗这个小肉团子了!

于是大家纷纷把自家的育儿经倾囊相授。

各种好话,跟不要钱似的朝心心小朋友脸上砸。

而且卢舞怡又听说了,漂亮的小孩子是不能夸的,名字越难听越容易养活。八壹中文網

卢舞怡:早说啊!

不知我家心心小盆友,现在改名字还来不来得及?

Σ(°△°|||)︴

要不,咱们以后改名叫猩猩?!

提及猩猩,卢舞怡不由得想起自家姐夫的大黑脸。

嗨嗨嗨……

(๑´∀`๑)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了,林子里能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卢舞怡现在反而不怎么上山,而是去沼泽地里搞鱼搞野鸭子。

有些时候,弄到了野鸭子,她就会给老罗叔那边送一两只过去。

人参养荣丸老罗叔已经制作完成,用玻璃瓶子一瓶一瓶的装起来,用蜡封了口。

卢舞怡计算了一下,这些药足够卢尔雅吃半年左右。

不过现在天气炎热,又时常可以炖新鲜的黄芪之类给卢尔雅滋补身体,所以还是等到离开的时候,再把人参养荣丸交给卢尔雅算了。

那个时候,内蒙古那边天气不好,让卢尔雅吃一些可以增加抵抗力。

卢尔雅知道自己的长相与众不同,为了不给卢舞怡添麻烦,

所以尽可能保持低调,压根就不出门。

每天都尽可能的待在知青大院里,每天卢舞怡出门以后。

卢尔雅就在知青大院的自留地里,用小锄头帮忙挖地浇水。

而且这段时间,她也抓了卢舞怡跟着自己学习德语跟法语。

卢舞怡压根就不想,可惜反抗无效。

谁让原主的身上,分别也有德国跟法国血统。

卢尔雅哄着她说,基因在那里,想要学习这些语言应该是非常简单的。

晃眼就已经是八月十几号,离当初说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接近。

难道今年风调雨顺,大伙都认为今年的收成肯定不去年要好。

这天的天气还不错。

老罗叔则跟老林老卫,早早就去挖了几筐子黄泥回来,又添加了有些铡碎麦秆混合在泥巴里。

正在空地里夯着土坯砖。

前面两年,他们每年都会偷偷的夯些土坯。

现如今在牲口棚子后面的空场地附近,已经积攒着藏了有上千匹。

老罗叔打算趁着最近一段天气还不错,照例悄咪的把已经起了有一半的土坯房完善。

这样一来,今年冬天的时候,老卫夫妇就再也不用继续住在窝棚里。

虽然窝棚已经悄悄扩建了两次,但到底还非常的低矮。

陈哲也同样在抽空在知青大院这边的空地上制作土坯砖,他是想要干了的土坯砖拿去跟人交换。

村里有一户人家准备今年秋收过后娶新妇,打算要起两间新房子。

盖房子是大事,哪怕就只是盖两间也是需要很多土坯砖。

范红则正在自留地里收拾菜地,这个时候黄瓜西红柿之类已经成熟!

豆角太多,吃不完就要赶紧过了水以后趁着天气不错给晾晒起来。

然后就听到汽车发电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