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让你爹去帮你看铺子(1 / 1)

萧晋荣这是在暗示盛知衡,让他去考取功名。

按照盛知衡原本的计划,今年去考府试和乡试,后年考会试。

中间的过渡时期虽然有点长,却能给他留下足够的休养时间。

身体养好了,日后站上朝堂才更有底气。

否则顶着那么一副病恹恹的壳子,在朝堂任职,却因身体缘故三天两头请病假,就注定不会受到任何重用。

盛知衡要的,可不单单只是一个虚设的官位。

只是眼下萧晋荣带来的消息,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科举足足提前了一年。

若是错过这次机会,便要再等三年。

留给他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了。

盛知衡几乎没有过多考虑的,便点了头,冲萧晋荣郑重道谢。

“我明白了。”

盛知衡冲萧晋荣举起茶盏示意。

“多谢。”

萧晋荣微笑着同样举起茶盏示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姜云瑶悄悄吐出一口气,略有些担忧的看了盛知衡一眼。

开恩科这件事,大抵还只是皇帝和心腹间商量的一个谋划,还没对外公开。

萧晋荣特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是看在两位小殿下的份上,给他们提前准备的机会。

姜云瑶对萧晋荣此举是感激的,但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盛知衡的身体。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速把盛知衡的身体将养的更好一些?

此时,萧晋荣却看了姜云瑶和盛知衡一眼,放下了手中茶盏。

“听闻,你的身体情况,可能跟‘沉梦香’有关?”

姜云瑶闻言面色一肃,立刻抬头看向萧晋荣。

盛知衡的反应倒是很淡定,闻言只是微微颌首,面色未变。

“并无证据,眼下也只是猜测罢了。”

“若真是沉梦香,确实有些麻烦。”

萧晋荣点点头,含笑看向盛知衡。

“不过你放心,等回到盛京,多让几位御医帮你诊治,总能找到解决法子的。”

双方都是聪明人。

从这点到即止的话中,两人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姜云瑶却是一头雾水,不甚明白的视线在盛知衡他们身上梭巡,却没开口插言。

等过完了年,陈小公子就被陈员外迫不及待丢回了临山村。

陈小公子“回归”,萧晋荣就像是得了什么有趣的玩具似的,立刻向姜云瑶他们告辞,回到了居住的地方。

盛知衡得了开恩科的消息后,看书便更用功了。

光是自己闷头苦看意义不大,只要有空,他就会寻上萧晋荣一起,探讨学问。

姜云瑶则是一颗心都记挂在土豆上,三天两头往田里跑,挨家观察众人田里种下的土豆长势如何,生长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要经常往田里跑,但姜云瑶只要一想到土豆大批量出产后,她就有很多很多土豆可以吃了,整个人都更有劲了。

作为爱土豆达人,现在只是看着刚发芽的土豆苗苗,她就已经在心里无数遍的演练过土豆的一百零八吃了好么?!

府试,要去州府才能考。

虽说盛知衡手上现在握着孟大儒写的推介信,下场名额是不会出什么问题了。

但是到时候去赶考住店,还是提前去租个房子居住,就需要考虑一番了。

盛知衡倒是无所谓,对他来说,考个府试而已,跟考县试没什么区别。

姜云瑶忧心忡忡的想了想,拍板决定,提前两个月过去,先找个院子住下。

省得到时候着急忙慌的赶路不说,住客栈乱哄哄的,也不如住个院子舒适。

最重要的是,这次一起考府试,和盛知衡进行互保的人,已经不是之前和他一同参与县试的同一批了。

和他同期进行县试的,除了他得了案首外,只过了一个。

那位参与同年的府试落榜,准备今年再战。

但互保的人选就不足,得重新找了。

盛知衡不在县学读书,在丹阳县认识的读书人也不多。

想要直接凑齐能和他互保下场考府试的读书人,还真没那么容易。

“早去几日,你也多和其他人考府试的人接触接触,打打交道。”

姜云瑶知道盛知衡读书很厉害,但这不代表他就能没有社交,不跟别人接触了。

以前盛知衡鲜少与人接触,那是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眼下他身体情况渐好,虽然还没和正常人一样彻底康健起来,但外交什么的绝对没问题了。

人是群居动物,还是要多和别人接触的。

虽然眼下盛知衡能接触到的,大抵都是和他一样参与考试的学子。

但等到了日后,说不定就能同时位列朝班,以后就是“同事”了。

经历过这么多事,姜云瑶听说的信息多了,懂得也多了。

比如朝堂上的站队,和拉帮结派。

盛知衡再厉害,独自一个人单打独斗,也比不上别人的联手互助。

能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个助力,总不是件坏事。

姜云瑶的话,得到了盛宥柏和易氏的大力支持。

当初盛家是因罪被牵连发配至此,亲朋好友怕惹祸上身,全都跟盛家人断了个干净。

盛宥柏和易氏在这种时候无法给盛知衡提供什么助力,就只能靠着他自己,多去发展一些人脉和关系了。

“那便去吧。”

盛知衡自己倒是无所谓,但见众人都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他便也点了头。

“你想好了么,租个房子,都安排谁跟去?”

盛知衡看向了姜云瑶。

家中这些琐事一贯都是姜云瑶安排的,他从来没什么异议。

想来姜云瑶下了决定,应当也有了想法。

果不其然,姜云瑶早就盘算好了。

“让茂文跟咱们一起去,还能给你当个书童。”

姜云瑶说着,视线转向易氏,不好意思的抿唇笑了笑。

“就是食铺那边离不得人,恐怕得让柱子过去帮帮忙了。”

茂文是个识字且机灵的,能给盛知衡当个书童,配合外交,绝对没问题。

就是食铺那边每日生意忙碌,把茂文带走了,怕是人手紧张要忙不过来。

姜云瑶便想着跟易氏打声招呼,把家里的长工柱子借调过去。

“我倒是没什么意见。”

易氏顿了顿,有些担忧的看向姜云瑶。

“不过他行么?不若让你爹去帮你看铺子记几天账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