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是真心接纳了他们(1 / 1)

姜云瑶双手叉腰,瞪圆了眼睛怒视盛知衡。

先前她好说歹说想求一张画像,盛知衡怎么都不同意。

姜云瑶后来还想着,是不是画画一事,戳到了盛知衡的伤心事。

虽然遗憾,她也没再提过。

没想到眼下被盛知衡主动提起了,姜云瑶瞬间福至心灵,看清了盛知衡的本质。

姜云瑶刚开始跟盛知衡相处的时候,只觉得他人很温柔和善,一副端方君子的模样。

虽然病弱,但意志却不弱。

哪怕是对她这个被从外面捡回来,还说是给他当小童养媳的“累赘”。

盛知衡也从来没有说过她一句不是,反而还对她多有爱护。

结果在慢慢的相处中,姜云瑶只觉得当初的自己真是一叶障目。

盛知衡人是挺好的,但腹黑起来也是真的有够黑。

表面上总是一副端方君子的正经模样,实际上就是个黑肚皮的狐狸,小心思多着呢!

盛知衡宠着她是真,总爱逗她,把她耍得团团转也是真。

比如这次的画像事件。

“唔,被发现了呢。”

盛知衡轻啧一声,语气似乎有些遗憾。

“真可惜。”

姜云瑶:“……”

被戳破以后,竟然连装一下都懒了吗?

做个人吧!

*

食铺的生意上了正轨。

开业当日因为打折和免费送酸果汁的缘故,来了不少的客人。

次日开始客流量就明显减少,但每日进项可观。

尤其是姜云瑶想法多,三五不时搞个活动。

比如每天出一份套餐,某两种以上的小食做搭配。

购买套餐享折扣,包括在店内购买任意小食一份,加一文钱可再得一杯酸果汁。

若是单买,酸果汁则需三文钱一杯。

如此这般,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食铺内每日都客人爆满。

盛知衡的药方经过老大夫的调整,愈发适合他眼下的病情。

再加上为了配合内服的药,老大夫还给开了个药浴的方子。

每隔三天泡一次药浴,每次泡足两刻钟以上。

虽然麻烦了些,但对盛知衡的病情恢复有好处。

为了方便,盛知衡和姜云瑶这段时日就一直住在丹星城里了。

直到腊月十五那日。

姜云瑶算着时日差不多了,惦念着她的实验田里的红薯,便想着回家看一看。

盛知衡也许久没回去了,想着回去看看祖父祖母,便一同坐上了马车。

连续忙了这么久,姜云瑶干脆给桂枝等人都放了个假,铺子暂时歇业,让他们休息一下。

茂文则帮他们赶着马车,踏上了回临山村的路。

有了水泥,不少人都看出了它的妙用。

尤其是用来铺路。

有了临山村带头吃螃蟹,看过修出来的路段有多么的平整。

附近的其他村庄,渐渐的都有人动了心思。

而丹阳县城内,则是更不能落后了。

原本县城内中心部分,地上铺就的是青石板。

也很平整易清理。

但在县城外圈部分,就依旧还是土路,下雨的时候也会泥泞不堪。

这水泥工坊是陈员外所有,加上陈员外还是丹星城内的顶尖富户。

于是陈员外便主动找上了县丞,表明了自己想要出钱出水泥帮丹星城修路一事。

一时间,陈员外在丹星城的声望更大了。

但陈员外是个清醒的人。

他还惦念着水泥方子是姜云瑶卖给他的。

她能拿出这水泥方子,本身就不一般。

只是出于保护姜云瑶还有其他心态,陈员外对外没有透露和她有关的半分。

倒是让姜云瑶也松了口气。

眼下她还没有绝对能自保的能力,被太多别有用心之人盯上可不是好事。

不过陈员外一心想和姜云瑶交好,又为了报答,给她送来了不少礼物。

什么明前茶叶,进补药材,绫罗绸缎等等。

陈员外有钱,出手也大方。

姜云瑶这次回村,就把这些东西都带上了。

经过临山村上上下下全体村民众志成城的努力。

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临山村通往外面的路已经修成了。

眼下走着平整的山路,马车也几乎不再颠簸了。

“还是路平了好啊。”

姜云瑶忍不住感慨。

“这下终于不怕走山路了。”

想想之前坐在牛板车上,四面透风不说,还颠簸的人差点散架。

现在光是回想起来,姜云瑶都唏嘘不已。

姜云瑶可不是个自私自利,只惦念着自家一亩三分田,就不管别人死活的人。

眼下他们也是临山村的一份子了。

大概是当初做了几年村官的后遗症。

姜云瑶可是很想带着临山村的村民们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的。

姜云瑶当初提议由盛家出全款,帮助临山村修路,就是为了这个。

要想富,先修路。

先把交通搞定,日后才好实施各项政策。

进了村,姜云瑶没急着回盛家,而是让茂文绕了道。

她惦念着先前教村民们的堆肥大法,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得去看看。

路过田间地头,姜云瑶看了半晌。

一大片田地中,唯有盛家田里的麦子尤其突出。

长势极好,出苗率高,完胜周围所有家的田地。

盛宥柏和易氏其实都不是会种田的人。

甚至在来到临山村以前,他们怕是连麦苗和韭菜都区分不出来。

养尊处优的老爷夫人,都没去过田间地头,哪里认得这个。

但好在他们不懂,却不会打肿充胖子硬装懂。

他们听了姜云瑶的建议,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施肥,以什么方式施肥等等。

姜云瑶传授给他们的,可都是现代经过许多年的实验和改进,而最终确定的最合适的种植法。

种出来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光看这地里的苗苗,就知道等丰收的时候,亩产一定不差。

姜云瑶掀开车窗帘子看田,有瞧见她的村民,都乐呵呵的跟她打招呼。

堆肥法有多好用,都是庄稼人,试过一次就能领会到。

别的不说,光看盛家的田地里麦苗长得有多好就足够有说服力了。

最重要的是,临山村的路能修起来,也多亏了盛家人嘞!

村民们现在是真心接纳了盛家人,见着姜云瑶,打招呼时也尤为热情。

“哟,你们回来啦?这么久没见,瞧着都精神了不少啊。”

“听说你们在城里开了家食铺?我上回路过看了一眼,人可多哩,我就没敢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