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来了几辆大马车,顿时引来正在玩耍的村童注意,三三两两的跑了过去,也没敢靠近,只站在不远处盯着看。
沈家村在附近的村子中,算是十分富裕的村子,村里的孩子,也算是比别的孩子多了些见识,但见到这样高大的马车,仍让他们觉得稀奇。
平常他们所能见到的马,都是些老马,神态气势看着也就一般,但眼前的高头大马,那般雄壮精悍,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即便是不懂马的小儿,看着这马,也都会赞一声好马,好在何处就不太说得出来了。
卢言清从车里下来,抬眼四处看了一眼,随即便转身,伸手扶了沈红果,从马车里出来。
夫妻俩相携朝着村口走去,不过走了几步,便停了下来。
卢言清看着面前驻足观望他们一行的孩子,面孔稚嫩,眼神清澈,不由微微一笑,问道:“你们是哪家的孩子?”
“先别问我们是哪家的孩子,先说说你们是什么人?”
那打头的孩子,胆子倒是很大,见到他们一行人,不但不惧,反倒还颇有气势的反问出声。
沈红果听得轻轻一笑,道:“这不用问,一看就是沈家的孩子。”
卢言清闻言,仔细打量了几眼那小孩的面容,看着还真有些似曾相识,不由微笑着点了点头。
倒是那孩子,听到沈红果的话,不由有些吃惊,他并没有见过这两人,但对方却知道他是沈家的孩子,村里虽然以沈姓为多,但还有别的姓呢,然而对方却一眼就看出来,这不免让他有些疑惑。
“你们怎么知道我是沈家的孩子。”
沈红果不由轻轻一笑,道:“我不但知道你是沈家的孩子,我还知道你的祖父是沈金山,我没说错吧?”
小孩子顿时没说话了,只一双眼睛滴溜溜的盯着他们打转,他也不过七八岁大的年纪,这小模样瞧着,倒真是机灵得很。
看得沈红果不由起了逗弄的心思,笑问道:“我猜出你是谁,那你能不能猜出我是谁?”
小孩被她问得一脸懵,这要让他从何猜起啊!
“你知道我祖父的名字,难道是我们家的亲戚?”
看看,果然很机灵,沈红果便笑着朝他竖了个大拇指,道:“既然猜出是亲戚,那再猜猜是什么亲戚?”
“看你跟我爹的年纪差不多,难道是我哪房的姑姑?”
但思来想去,又觉得不对,各房外嫁的姑姑们,他也都见过的,而且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些外嫁的姑姑们,也都会回娘家走动,他是个爱热闹的,哪家的姑姑回娘家,都会凑过去看看,没有他不认得的。
沈红果抬手捂了捂眼,被他的话给逗笑了。
旁边卢言清已经笑出声来,甚至出言调侃道:“看看,我没说错吧,你这模样年轻得,让小孩都误以为你是他的姑姑了。”
沈红果有些无奈的看了他一眼,随即转头对小孩道:“年纪轻轻,眼神可不太好,差了辈份了。”
小孩懵了一下,差了辈份,不是外嫁的姑姑,那就是外嫁的姑奶奶?
可看着也不像啊,这年纪明显很年轻啊,但年纪轻,辈份大的,也不是没有,随即就想开了。
“这么说,你真是我姑奶奶?”
年轻是年轻,但人家辈份在这里,那他也不能失礼。
沈红果点头:“没错。”
小孩见她点头,见他们这般气派,想来是不会骗他,便也就恭敬的朝他们行礼,唤了一声:“姑奶奶!”
“这是你姑爷爷!”沈红果伸手一指,介绍道。
小孩便又恭敬的再次行礼,唤了一声:“姑爷爷好!”
卢言清轻笑了一声:“你倒是机灵得很。”
话说着,伸手扯下腰间系着的玉佩,塞到小孩的手中:“既然唤我一声姑爷爷,这个就给你做见面礼。”
小孩拿着见面礼,有些不知所措,这玉佩一看就很贵重啊,一时有些不知该不该收,目光看向沈红果。
沈红果也不由失笑,道:“给你就拿着吧!
小孩只是略纠结了一下,也就没再推拒,随后带着他们往家去。
夫妻俩便跟在他的身后,一路朝着村里而去,这么多年过去了,沈家村的变化也很大,当年的屋子,不少人家都扒了重建,如今村里一排排的屋子,看着就比以前的更宽敞气派,好几户都是几进的大院子,可见现在的日子,比以前越过越好了。
小孩确实机灵,不时转头窥一眼他们的神色,便知他们应该是有多年没有回过村里,抬手指了指前面最气派的院子,道:“那里就是我们家,姑奶奶应该没来过吧!”
沈红果抬眼看去,哟,那大宅子是真大,看上去应该是五进的院子,占地不小,微点了下头,道:“当年我去你家时,你家那院子还很小,现在这宅子,可真大。”
略思量了一下,便道:“我记得你祖父有六个儿子,各自娶妻生子,若是宅子太小,怕是都要住不下,也难怪要盖这么个大个宅子。”
闻言,小孩脸上露出些忧愁之色,道:“确实如此,别看这么大宅子,但我们一大家子人呢,就现在住着,都有些挤,我这么大了,都没有自己的屋子,还得跟我八哥挤一块儿,偏他还总不爱干净,那一身的味儿……”
这话听得沈红果都不由噗嗤一笑,但随即又不由一阵惊奇的看向他:“你八哥,这么说你是老九了?”
啧,这一房就生了九个孩子,其他几房还不知有多少孩子,这么一算下来,一家孩子都不老少了,也难怪五进的宅子,住着都挤得慌。
“对,我是家里最小的,我们这一房就有九个兄弟,还有我大伯、二伯……五伯家里的,唉,家里人是真多,偏我祖父还不想分家,我跟我阿爹说,要是祖父还不肯分家,我们一家干脆就去外面另盖座宅子,住得宽松些才好。”
小孩摇头叹气,又是无奈,又是发愁的模样。
逗得沈红果忍不住发笑。
这些年彼此间倒是没有断了书信往来,但来往的书信中,也只是提过生了几个儿子,下面孙子偶尔提几句,她倒是真不知,孙辈居然有这么多,可真是够能生的。
不过也知道,这时代的人,都觉得多子多孙多福,只要家里养得起,生多几个也没什么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