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提个醒(1 / 1)

转头卢言清揪准个机会,就与齐尚书说起这事儿来。

当然,他也没有直接就说秦王大概有异心之类的,而是避重就轻的说了一些。

“我家太太初入京,对京中的贵妇人们也不太熟悉,见人登门,就没有不热情招待的,只是先前来的太太们,都还好说,全都是奔着国库银子之事来,就是这位刘太太,也不知怎的,听说我与马阁老有些误会,硬说在马阁老那里有几分薄面,要帮我们和解……”

齐尚书不甚在意的听着他一番闲扯,之前他还有些想不明白,但随后就知道了,那逼得他装不了病的人是谁,就是眼前这个初入京的小子,自然就有些不待见,见着他都没甚好声气。八壹中文網

眼见他在自己跟前,也不说正事,只说些家里的私事,他就越发有点不耐烦听了,只是碍于礼数,没好强行打断对方的话。

“说起来,这刘指挥也是个能人,他一个武将,居然也能入得了马阁老之眼,两人竟还有几分交情,马阁老这人也是不拘小节。”

文官结交武将,那就是折节下交了,更何况他还是个堂堂阁老的身份,一般的文臣武将其实是不怎么来往的,马阁老这般,岂不怪异?

齐尚书听着这些话,原本都没放心上,甚至左耳进右耳出的,但突然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也顿觉得这两人间有些不寻常,马阁老那是什么人,说他结交文臣,那也没什么,但说结交武将,那这就有点不一般了。

“你说真的,马阁老跟刘指挥交情甚笃?”

刘指挥他知道啊,那就是个混人,缺乏礼数,文官之中少有待见他的,而他这个指挥的位置,也是因为他是秦王的连襟,由秦王出面帮他谋来的,所以他向来以秦王马首是瞻。

想到秦王,齐尚书心里顿时咯噔一下,突然生出些不好的预感来。

咽了下口水,突然抬眼看向卢言清:“你知道你在跟我说什么吗?”

卢言清突然一笑,道:“这不是闲来无事,就跟大人拉拉家常嘛,可是下官扰了大人的清净,怪下官多嘴,那就不说了。”

齐尚书瞪着他,心里梗了半天,这个毛头小子,真是……暗自咬牙,只觉得他十分欠教训。

“你说马阁老与刘指挥交情颇好,这事儿是真的?”他继续问道。

卢言清却又是一笑道:“这真的假的我也不知道啊,就是刘指挥的太太,跑到我家说了那么一通,也兴许她就是随口一说的。”

齐尚书盯着他看了好一阵,都没有说话。

卢言清憨厚一笑,道:“下官知道了,下官不该多嘴,就就告退不扰大人清静。”说完,他就溜了。

留下齐尚书憋了口气,好一阵都没能发散出去。

卢言清从屋里出来,嘿嘿一笑,转头便去忙活自己的事去了,如今的户部,绝对算是最忙碌的,那国库的一笔笔烂账,但凡心理承受能力差点的,都有可能心率失常。

他留下一番话就跑了,却不想齐尚书就他这一番话,却是思量了好久。

随后就唤了人来,吩咐了一声:“去查一下马阁老与刘指挥,是不是走得很近?”

“是,小的这就去。”

随从应了一声,抬脚就走,只是才走出几步,就又被唤住了。

“等一下。”

随从见状,忙又小跑着回来听吩咐。

“这事儿你不要声张,悄悄儿的查,别让人知道了。”齐尚书补充了一句。

“是,小的明白。”随从这才小跑着离去。

齐尚书手指轻敲着桌面,心里却很不平静,他不像卢言清初入京城,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他可是一直在京中,在朝堂,也就最近觉得风向不太对,所以才告病在家,没有出来走动,知道的东西,当然比卢言清这个小子多得多。

回想起之前秦王让皇上办寿宴开始,当时皇上是很犹豫的,私库没钱当然是一个问题,皇上也并没有想大办寿宴的意思,毕竟近些年,他也很节结度日,特别是后宫都从来不铺张浪费,大办寿宴这种事,虽是表孝心,但其实挺花钱,往年太后寿辰,也都是宫中几人小聚而已。

如今这般回想秦王当时的举动,还真就像是有意为之,故意给皇上挖坑呢,因着寿宴一事,随后又牵扯到国库没钱这一桩,以至于各皇亲国戚,以及各家勋贵,都开始发愁还国库债务。

要说他们户部现在是在办得罪人的活儿,但其实真正得罪人的,还是皇上,毕竟这是他下令,要求大家归还国库债务的不是,而皇上得罪的,都是皇亲国戚还有各家勋贵,若他们生了怨气,那可不得了。

想想,齐尚书都不由冷汗直冒。

说起来,朝堂上其实一直是重文轻武,他们这些文臣一向高高在上,自认地位在武将之上,但若是那些武将真的动乱起来,他们这些文臣除了打嘴仗外,什么也干不了,只能洗干净脖子,等着人家来砍了。

想到那些皇亲国戚,以及众勋贵之家,有可能会因此事而拥立秦王,逼迫皇上退位这种可能,他顿时就坐不住了。

这可是大事啊,简直是要命的大事。

虽说他只是个官儿,不属于皇室成员,但人家要迁怒他的时候,也难免会有杀头之祸,特别是他现在还是户部尚书,催债第一人,就他坐在这位置上,都不知得罪多少世家勋贵了,回头人家能放过他才怪。

心里这么七想八想的,觉得有些事儿吧,宁愿多想一些,也不要临到头了才来后悔的好,没多大会儿,便递了牌子求见皇上去了。

卢言清一直让人留意他的动向。

没多大会儿,就有人来禀报:“齐尚书递了牌子入宫面圣去了。”

闻言,卢言清点了下头,示意随从道:“继续盯着,看看他从宫里出来时,面上的神色如何。”

随从便又退了下去。

他这才露出丝微微笑意来。

可见先前的话,齐尚书是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