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平息,丰谷县的百姓们,也开始正常过日子,只是外面各处的消息,陆陆续续传了过来,也引得城中百姓们议论纷纷。
“你们听说了吗?”一家商铺的伙计,一脸神秘的对来铺子里顾客说道。
“听说什么,你们可是得了什么消息,那就赶紧说说呗,别吊人胃口。”
闻言,伙计便是一笑,朝众人缓缓说道:“听说,这次打来我们县城的是关外乌苏部,他们先是攻打云州城不成,便兵分三路,同时攻打三个县城,我们丰谷县只是其中之一。”
“打云州城的事,我们倒是早就知道了,没想到是同时攻打三个县城呢,除了我们丰谷县,还有那两个县城,这两县城的情况怎么样?”
这话顿时吊起大家的好奇心来,毕竟当初他们倾全城之力,有人出人,有粮出粮,但凡能尽一份力的,也都倾其所有,可谓是众志成城之下,才勉强守住了县城,没让乌苏部人打进城来。
经了这一战,城中百姓们,彼此间感觉都有些不一样了,大家共历生死过,无形中拉近了距离,觉得有几分亲切,待人也宽容许多,现在整个县城的人,都和善可亲得很。
伙计见调起大家的兴致,顿时长长一叹道:“这就是我要跟你们说的了。”
“快说,快说。”
“那我就先说青远县,他们的县令,也算是条汉子,带着城中士卒、百姓,一起抵挡乌苏部,但奈何匆忙就应敌之下,而他本人也没有多少本事,最终被攻城城门,好歹拖延了些时间,让城中一些百姓逃了出去,但也死伤无数,包括那位县太爷的性命,也都一并葬送了。”
说到此,他也不由露出一脸惋惜之色。
“唉,这位县太爷,也确实是条汉子,就是可惜了!”
“谁说不是呢,听说知府大人已经上报朝廷,会对其英勇殉国以示嘉奖。”
“嗐,人都没了,得这些嘉奖又有何用。”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有人说这位县令时运不济,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少了几分本事,不过人都没了,大家也都不是什么恶人,倒不好再论人的功过。
“小哥,你继续说啊,还有一个县情况怎样?”
见人问起,这位伙计却是发出一声,比先前还要长的叹息声:“另外一县,就是长明县了,县令许文昌弃城而逃,害得满城百姓,都被屠了个干净,你们不知道当时那场面,简直是惨绝人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叫一个人间地狱啊!”
其惨状被他描述得活灵活现,犹如亲见一般。
听到众人的耳中,却只觉得惊心动魄,毕竟这样的惨事,与他们并不是毫不相干,同样遭受乌苏部攻打的丰谷县,若是没能抵挡住,大概后果也多是如此。
一时,大家伙都心有戚戚然!
伙计见大家伙都不说话了,不由清咳了两声,道:“说起来,我们县城还能好好的,多亏有大人在,要不然……”
“是啊,大人可真是活菩萨啊!”
一群人顿时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自家大人虽然是一介文官,但其才干也丝毫不比武将差,要不然怎么就把城给守住了啊!八壹中文網
“这也不全是卢县令的功劳,还有全城百姓的功劳在呢!”有人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纷纷反驳起来。
“若没有大人召集城中青壮,谁会主动去守城,怕不是得了消息,就赶紧逃了。”
“就是啊,大家伙都是冲着大人去的。”
“你怎么在这里说大人的坏话,是不是别处派来的奸细?”
一听奸细的话,大家伙的脸色顿时就变了,现在他们最怕什么,当然是最怕城中是不是混进了别处的奸细,然后在城里搞破坏,万一再来一次攻城呢,他们可不敢保证,还能守得住。
黄知行被人群推攘着,好半天才解释清楚他不是奸细,待到他从人群中挤出来时,头发有些散乱,身上衣服也变得皱巴巴,就连脚上的鞋子,都被人踩掉一只,不知去向了。
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来,对于卢言清在城中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又有了新的认识,还真是连一句不中听的话,都不能说了,做官做到这份上,真让人心情复杂。
“黄先生,你在这儿呢,大人正让人到处找你呢!”
“大人,找我?”他还以为卢言清把他用过就扔,心里正有点不得劲,没想转头就让人找他来了。
“可不是,先生还是赶紧去衙门一趟吧。”
黄知行忙道:“行,我收拾收拾,这就去。”
没过多大会儿,他便出现在卢言清的面前,目光不动声色的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如今要名望有名望,要功绩有功绩,可谓是春风得意啊!
“黄先生,前段时间太过忙碌,倒没好好谢过先生,若非有先生鼎力相助,我等守城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卢言清正儿八经的走到他面前,拱手一礼。
“使不得,大人……”黄知行连忙避让。
再抬头看过去时,也不免有点心悦诚服了,才干出众,还能礼贤下士,这般的人,就连他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衙门中还缺一师爷,不知黄先生可愿屈就?”
黄知行见他一脸诚恳模样,这让他怎么能拒绝,他完全拒绝不了。
顿时便拱手道:“鄙人才疏学浅,大人不嫌弃就好。”
“先生过谦了,先生的才干,也是有目共睹的,此次之事,若非有先生在,怕是许多事情,都要手忙脚乱,先生之功,不可抹灭。”
闻言,黄知行心中也十分妥帖,乌苏部攻城时,他确实也是尽心尽力,不过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他也是一心希望能守住城池不被攻破,他也是城中百姓一员,若是城破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之前的事情,也是我该做的,大人就不要再提了。”黄知行面带微笑,觉得这些事情,只要彼此心里有数就行。
两人相视一笑,倒是难得的有了些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