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牛家兄弟(1 / 1)

“亏本是亏不了,就怕村里人嫌钱少,不愿意呢。”柳云来有些担忧地说。

倒是柳自山笑了,“你呀,操心过了。晚上我就敲锣告诉大伙,你那需要多少柴?”

“先收一千斤左右,看看这炭有没有销路。”这个数字是一家人商量好的,今天就是走了狗屎运,若不是没有碰巧遇到醉仙居的武老板,他们这四百斤炭真不容易卖掉。

傍晚归家的村人们再次听到了久违的铜锣声,便齐齐往村长家中去。

柳全刚出家门,碰巧路上便遇到了返回家中的邻居。

“村长说什么了?你们就回来了?”柳全看着早去的都回来了,疑惑地问。

他是铜锣响起那会才端起饭碗,生怕怕大伙等急了匆忙扒了两口饭便出门了。

“全子你不用去了,就是说了一声云来那收干松木,十五斤给两文钱,村长让知道消息的相互转告了。”这话倒是省了柳全白跑一趟。

柳云来家要烧炭这事情他是知晓的,前两日絮儿还来他家搬走了好几捆松木,那会说给钱他死活不收。现在看来是量不够,全村收了?

柳絮特意说了要求,对木头的粗细有了一个简单的标准,那就是必须有成年男人对手腕粗细才收。

大多数人家里都有松木,速度快的已经卖了拿钱走人,落在最后的则得知,已经收够量了,不免有些失望。

隔日,几乎全村半大的小子都出动了,冬天来临,砖坊的库存足够,那些十五六岁的少年几乎都被解雇了,说是来年缺人了,再把他们叫回去上工。

好好的工作没了,少年们虽然不高兴,但也不敢轻易得罪那砖坊,只能盼着来年还有机会去挣钱。毕竟一天20文钱还包一餐,活计也不怎么累人,还是很吃香的。

虽然柳絮家暂时只收一千斤,他们也疯了似的上山砍松木。松木晒干也需要一段时间,若是柳絮家这段日子炭卖得好,下肯定会接着收柴,到时再卖钱。

若是不收,也不亏,反正天气冷,家中多备柴总没有错。

小河村这头一整村人都对柳絮炭窑充满期待,只盼着他们的木炭能多卖些,再多买点他们的柴火,一村人忙的热火朝天。

梨花镇,醉仙居。

三个壮汉拉着三车黑乎乎的炭,敲开了酒楼后门。

“小二哥,我们是牛家村的来卖炭,劳烦通告一声杨账房。”

小二本不想搭理,但这三个凶神恶煞的汉子竟然认识杨账房,他的工钱可全都是杨账房发的,还是给个面子通报一声。

“你们在这等着。”

很快,所谓的杨账房便来了。看到三个兄弟,立刻想起是谁来了。

虽说没有签订契书,但每年的冬天,酒楼的炭都是找他们买的。

后来有了默契,这三兄弟便每半个月拉着炭来一回,跟谁买都是买,反正他也没有什么好处,懒得对比的杨账房便每次都跟牛家三兄弟买炭。

今年又到了寒潮来临之际,牛家三兄弟又拉着炭来了。杨账房有些为难,今年的炭东家早就买好了,只能如实说道:“牛兄弟,你们来晚了,我们酒楼的炭已经买好了。”

三兄弟中,牛大性子急,牛二憨厚,牛三阴险狡诈。

听说炭买好了,那岂不是不要他们的炭了?这可是半个月就好几百斤的大生意,牛大急了。“杨账房,你这话什么意思,往年不都是买我们的吗?”

牛大不仅性子急,个头也高大,身上的肌肉鼓鼓囊囊的壮实极了。站到人前都会给人压迫感,更何况此时面露凶色地对杨账房质问。

杨账房看着大嗓门,像是对他呵斥的牛大,那唾沫星子都喷他脸上了,有些嫌弃地往后退了几步。

偏偏那牛大这人,真是人后退一步他就向前一步走,“杨账房,我们家炭都卖了这么久了,怎么突然就买了别的?”

“你这让我们那么多库存怎么办呐?”

看着牛大越说越激动,杨账房心头嫌弃极了,开口言道:“牛家兄弟,醉仙居可没有和你们签订什么契书,这炭自然是想找谁买找谁买了。”

“更何况,这件事情,是我们东家拍板的,可不是我小小一个账房说了算。”

“你们这炭还是到别处问问去吧。”

说罢,将门一关,转身离去。

“哎杨账房你别走啊,杨账房你回来。你开开门呐,我们好好说说。”牛大见门关了,拍着门大声呼喊,但酒楼内的伙计对此视若无睹,任由牛大拍着大门。

酒楼后门在巷子里,不少周边住着的百姓听到声音便出门看热闹,短短几息,周围就有许多人对他们指指点点,也不知说啥呢。

牛三脸色阴沉,心中怒火冲天,本想大发脾气,却因为周围的大娘们而强忍了下来。

看着一个屁都闷着放不出的二哥,和大嗓门嚷嚷的大哥,他压低声音,咬牙切齿地说道:“大哥二哥,别在这里丢人,我们先离开!”

他心中怒火已经快要控制不住了,不知道酒楼究竟与何人买了炭,醉仙居他得罪不起,倒是那卖炭人,他怎么也得好好会会他!

三兄弟推着板车走到了无人的角落,憨厚的牛二刚刚话都不敢讲,此时却很着急,“怎么呀老三,咱们的炭卖不出去了。”

牛大恶狠狠说:“这醉仙居自开业起,冬天一直买咱们的炭,夏天柴火也没少买,怎么突然就变卦了,不讲诚信。”

牛三和两个哥哥不同,他会动脑子。虽然说无缘无故不买他们的木炭了,他们还真一点错处都挑不出来,毕竟杨账房说的对,他们没有签契书。

当初也不是不想签,就是那酒楼的东家怎么也不肯,本来想着这梨花镇穷乡僻壤烧炭的没几个会,哪怕会烧,也肯定听闻他们三兄弟的大名,哪敢与他们抢生意啊!

没想到竟被人抢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