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官府来人了(1 / 1)

“所以,士农工商,没有先后,没有排名。没有士子,谁能通晓子集经义?谁能知晓那些道理?谁能让我们的文化蓬勃发展?谁又能帮助皇上治理国家,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没有农民,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身上的衣服哪里来?口中的食物哪里来?”

“至于工业,工业的发展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多少便利的条件?从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房屋的建造,日常的代步工具,手中的茶盏茶壶……”

“至于商业。没有商业的发展,就没有各处的互通有无。南方的东西不可能出现在北方,不可能便利大家的生活。北方的东西也不可能出现在南方。而这个事情的结果就是,百姓们见到了吃到了用到了自己往日用不到的东西,我们不需要以货易货,反而需要银钱进行买卖。买卖之后就有税收。税收多了,才能用于各方面的建设。”

他朝着大家拱了拱手。

“各位大人每个月的月俸都是出于此。这次蝗灾的拨款赈灾,上次兴修水利的拨款等等。商人真的没有用吗?也不止如此。”

大家刚开始就被张承志一番话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是等听完了这些之后,就开始各抒己见。

现场马上热闹起来。

“商人重利,此风不可长。古人又云……”

张承志见状,不慌不忙地在大家说完了之后,拿出了一份报告来,交给了几位。

“这是我之前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报告,几位大人请看一下。”

朱和裕就看了一眼,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这上面的表格,是什么?”

张承志摇了摇头。

“没什么。就是统计了一下每一个等级的人究竟一年要发多少俸禄而已。”

他指给大家看。

“第一列,做比喻的是我老师。每年都是十二个月,每个月……”

顾老爷子闻言,瞧着上面的东西,额头挂满了黑线。

敢情刀子架到了他的脖子上了?

张承志摇头。

“非也!学生只是实话实说,您一年需要领这么多俸禄,那和您一样的人朝廷里面有多个?每个人需要领多少?而且,老师和各位大人都还是致仕的。那在朝堂里面发光发热的大人们,俸禄又是多少?一年又要多少?”

他笑了笑。

“这些俸禄是商人们的税收提供的,每年治理水患,灾害,每年还要给人家岁币之类的,又要多少?更遑论皇上如果想要修建一个行宫,想要修缮一下祭坛之类的,又需要多少?”

“这个还不论,每年的军费是多少?打一场仗要准备多少粮草?每年……”

有些账,就怕算。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觉得都有点意思。

之前是没有仔细想过,哪怕在场有人在户部待过的,可如今想想,倒是也只是知道国库收入多少,支出多少。

如今这样算来,钱财如何都不够花。

张承志又给大家递过去一份自己做过的初步的调研问卷。

这个东西,他是根据小三提供的内容,以及小四提供的方法做出来的。

听说这个都是吴静安教的。

一个大大的表格,上面列出了很多东西。

上面的那些东西里面,列举了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上面其实有些东西已经不可考了,至少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可是,根据现在我所掌握的数据来看,我们大庆对商人的赋税收入已经超过了国家对于农业的税收。也可以说,商业的繁荣导致了我们赋税收入的增加。

然后你们再看其他的几种赋税情况……”

大家原本以为张承志是过来公报私仇的,可是没想到,人家是过来以小见大,想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砸死人的。

吴静安原本还有点儿担心张承志会随便乱放屁。

不过才听了一点儿之后,她就放下了一颗心。

心放下了,事情也就没有了。

她直接拍拍屁股,朝着大家挥挥手,不带走一片瓜子皮。

回到了家里面,她有点儿开心。

这娃,算是没学岔劈了!

小三见到吴静安开心,他倒是有点儿好奇。

“娘,有什么事情,您这么开心?”

吴静安想了想,摇了摇头。

“大概也没有!就是觉得,养猪挺好玩儿的?”

“养猪?咱家似乎还没有养猪啊?”

吴静安一拍额头。

“是呢!咋会没有养猪呢!猪肉那么好吃,全身都是宝,为啥不养呢?”

她不但要养,而且还要科学养殖。

以前的目标是打造天下第一鸡村。

如今不知道往鸡村里面放一群猪,成不成?八壹中文網

猪粪可以拿来沤肥,里面的各种微生物,鸡崽子还能吃用。

吴静安马上又来了主意,把屋门一关,然后开始闭门造……闭门造计划。

之前说养娃和致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如今倒是一步步都走上了正轨。

那么就要往下仔细分一下。

比如说,这致富要分几步。

什么镜子啊,玻璃啊、香皂之类的,吴静安打算撂挑子了。

让小三和隔壁的顾二郎去折腾就行。

这俩娃,妥妥的可以。

至于村子里面的小集市和小夜市如今也已经打响了名头。

那之后能是什么?

大庆第一鸡村这个名头想要足够响亮,就得有后面跟得上的配套设施。

比如说,农家乐啊!

村子里面只养鸡,自然不行。

鸡鸭鹅兔,猪羊鱼虫……不但能吃,而且能够见到。

都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可是这些千金小姐和豪门公子哥儿,谁真的见过活蹦乱跳的猪?

可以自己养猪,自己喂猪,自己炒菜,自己吃的自助餐式农家乐。

尤其是兔兔。

兔兔那么可爱?谁不想要吃一口?

煎炒烹炸,醋溜红烧,哪个不香?

吴静安拿了一张白纸,在上面开始画了起来。

那个山头可真是一个好地方。

不过,山头大是大,她还想要搞点儿别的事情,所以也就得往外面再进行扩张。

陈家村也就这么大,往外面继续扩张的话,就要买地。

她倒是不排斥买地,毕竟现在家中钱粮比较多,这方面自然不愁。

可怎么规划,是一回事儿。

人员的调配工作,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她这边正忙的不可开交,那边的又出了事儿。

小四着急忙慌地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

“娘,娘,官府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