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双线发展(1 / 1)

支走萧元泰,林之贤有些担心。

他觉得萧七月太冲动。

这对于一向喜欢猥琐发育的萧七月来说,林之贤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事情既然已经做了,他只能为萧七月谋划下一步思路。

“七月,既然现在已经彻底得罪了萧家,我建议不要再得罪上面那位,这次你可以趁梁公公他们还没走远,派人回去向皇帝谢恩,这样不仅表了忠心,还能让站在皇帝这边的人也支持我们。”

大概知道萧七月的性格,他又补充道:“我可以去一趟,恰好我想回一趟林家。”

萧七月见他主动承担责任,便知道他担心自己不愿意和朝廷妥协。

“现在不用去,江南目前还没彻底稳定,第一批盐巴马上就能生产出来,到时候你可以带着一批出发。

表忠心什么的太过简单,还不如给他们来点实惠的。

皇上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和物资,相信他见到盐比见到我更高兴。”

不管皇帝有多不厚道,但他给萧七月的好处也不可否认。

一个合法的身份足够萧七月做很多事。

假设他一开始就防着萧七月。八壹中文網

无论是在安泰,还是震天雷的事,萧七月都不可能发展得这么顺利。

林之贤想想也是有道理。

不过他还是主动请缨前往盛京城。

萧七月现在是他们的老大。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他不希望萧七月犯这样的错误,所以这些事还是他去为妙。

现在的林家虽然已经明里暗里站到了萧七月这边。

但如果长时间不经营,他也担心林家生乱。

有人主动去办自己想办的事,萧七月肯定不会拒绝。

而且林之贤去办,他还是比较放心。

这件事就这样敲定。

两人又将精力放到了制盐上。

在盐场工人的努力下,第一块盐田终于最后结晶获得了粗盐。

萧七月又规划了许多过滤的细节,将粗盐过滤成可以食用的精盐。

当精盐真的出来的时候,整个盐场的盐工们沸腾了。

他们没想到不用煮也能将海水里的盐提取出来。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步骤,但见不同的工人们忙碌,他们还是知道萧七月之前的话是真的。

工人高兴了,争着抢着想多上工挣钱。

原来盐场逼着他们没日没夜的干活,他们想着的是怎么挣脱这个牢笼。

现在萧七月每天只让他们上四个时辰的工,他们又觉得闲得慌,恨不能将所有的时辰都换成铜钱。

没办法,之前来盐场谋生的都是最贫苦的人群,他们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现在萧七月给他们的工钱并不低,而且还是按时辰给他们算钱的。

他们当然想多干几个时辰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盐场,工作根本没有原来繁重。

而且萧七月也不让他们再拿健康来换铜钱。

第一批精盐很快便满足了整个江南的食盐需求。

还剩下的几大车,萧七月分了一半让林之贤送到盛京城去。

一方面是稳定皇帝那边的情绪,另一方面便是用这几车食盐打通盛京的市场。

盛京现在还不缺盐,但由于江南的战乱,那里的盐价格也很高就是了。

萧七月恰好可以趁此机会,吸引一波客商过来。

他的目标是让江南成为繁荣的经济之都。

当然,安泰那边他也没有厚此薄彼。

另外的一半他全都给了安泰。

那边是他的主要贸易之地,许多东西到那里都能卖个大价钱。

至于金陵,得等下一批了,那里的市场根本不需要他打开。

有黎家在那里,相信没有人敢反对他们插手食盐行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盐商们以后要从江南这边拿货,谁会得罪萧七月呢?

林之贤拉着盐往盛京去的时候,幽州那里又传来了捷报。

朝廷的军队在幽州大败北漠。

朝廷的消息虽然有水分,但这也让萧家又失去了一次先机。

因为此次的胜利和萧家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甚至把萧家一个重要的棋子丢了。

根据朝廷的抵报,北漠半个月前突然发兵攻打幽州城。

幽州守将萧广阵前畏战,拒不出兵。

幸有黎家护卫刘朝鲁带着护卫队拼死抵抗,带动城上守军一起坚守城池,这才将幽州守住。

战后,朝廷为惩戒萧广,革去他守将之职,其余罪行待押回盛京受审。

同时,为了嘉奖黎家护卫队的英勇行为,黎家少主黎白元被封为户部右侍郎。

护卫队统领刘朝鲁封为五品上将军,负责守卫幽州。

好家伙,黎家一下出了两个五品以上的官。

其中一个还是他家的家仆。

这件事在朝廷又掀起了一场热议。

和之前萧七月封王不同,萧七月封王的时候,朝廷其实是有反对声音的。

而且站出来反对的不完全是萧家人。

就连刘宋刘阁老等一众老臣同样站出来反对。

他们也觉得皇上的封赏太过。

但这次幽州的封赏,却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说不对。

哪怕这其中有一个下人被封为上将军。

究其原因,实在是大盛这些年在战场上受的窝囊气太多了。

西凉来打,攻下了城池。

江南谋反,同样攻下了城池。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边境摩擦。

最后的结果都是大盛这边妥协。

本次幽州之战,本来也是要走老路的。

谁知道一个护卫统领带着几个家族护卫硬生生把城给守住了。

这是多么大的功绩?

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计,大臣们才不管这个人才之前是下人还是奴仆,只要他们能帮大盛抵挡住外族的侵略,他们就愿意把职位给你。

至于黎白元,他这户部侍郎早在从盛京出发前,皇帝就已经答应过了。

事实证明皇帝当时的决策无比正确。

正是因为有了黎白元拉去的震天雷,幽州才得以守住。

萧家虽然没有反对朝廷对两人的封赏,但却在朝堂上极力为萧广辩解。

萧志舒亲自站出来替萧广求情,声称他手上没有震天雷,守城的时候采取保守的方法也无可厚非。

好家伙,众人没想到萧志舒居然能把龟缩不动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就算保守,人家攻城的时候您也得还手呀?

不还手任由人家打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