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元旦(1 / 1)

寒烟楼凉亭内冒着徐徐热气,里面坐着两人围着锅炉有说有笑。

陆沐拿着筷子涮了一块鱼肉,“婉儿,你坐垫要掉了。”

上官婉儿扶了一下坐垫,再次拿起筷子时自己的碗里多了些菜。

“谢啦!”

陆沐笑了笑,“怎么样,我说的这个火锅好吃吧?”

“怎么说呢,的确有些风味,这种味道我还是第一次吃呢。”

“好吃就多吃点,冬天吃多些御寒,不会变胖的。”

上官婉儿抿了抿嘴,“陆沐,我想问你件事。”

陆沐放下筷子擦了擦嘴,“什么事啊?”

“你知道我娘亲的消息吗?”

陆沐怔了一下,每逢佳节倍思亲,婉儿这是思念亲人了。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不知道她有没有添衣,过得怎么样,一人在外的日子应该很苦吧。”婉儿带着些许忧伤看向远方。

陆沐还真不知道郑夫人的去向,只知道她离开了长安,当初是太平公主带她出宫,也许在韵寒那儿可以打听出来些什么。

陆沐犹豫了一番说道:“放心,郑夫人不会有事的,待会我就去打听一下。”

“算了,你今天忙了一天,以后再从长计议吧。”上官婉儿拿起筷子漫不经心的吃着菜。

“婉儿,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愿望?”婉儿疑惑,“是期望吧?”

陆沐点了点头。

“我希望自己真能如你所愿,成为盛唐的缔造者之一。”上官婉儿一副忧国忧民的神情。

“很好,不过,我说的是你自己愿望,比如有什么想做的事,或者想要的礼物。”

这个问题倒是难住了她,上官婉儿从十四岁开始在宫内,自从做了才人之后衣食无忧,每天除了看书学习以外的确没想过这些东西。

上官婉儿轻声一笑,“陆沐我不需要什么礼物,不过你要是能写首诗送给我,我就满足啦。”

陆沐老脸一红挠了挠头,“我才学疏浅,你真的喜欢我哪些个打油诗啊?”

“陆沐,不必妄自菲薄,这世间一切东西太过规矩,我觉得你的诗很好,至少是真情流露。”

陆沐起身,“既然如此。”他看向远处白皑皑雪景朝着婉儿行礼,“上官美人,在下献丑啦!”

上官婉儿嫣然一笑双手拖着下巴看向陆沐。

陆沐缓声念道:

“风雪抚地满鬓霜,梗上行人催路忙。

欲饮溪流祛聒噪,银蛇蜡象斗锋芒。

须得皓日暖红素,佃客喜禾兆丰阳。

墨客朝闻献笔沁,冬梅凌寒独自香。”

上官婉儿品味一会说道:“陆沐,你何必非要去刻意写七言律诗呢,而且这其中很多词汇我有有些不懂。”

“那就让我来解释一下吧,这前面写的是在暴风雪中行走的路人看到山川河流变成银蛇蜡象,后半部写的是农夫和文人墨客的对比,农夫则是喜悦于明年的丰收,而墨客则是看到雪后只关注写诗文,殊不知寒冬的梅花正在悄悄散发着暗香。”

“这样就解释通了,你的比喻确实有一些奇怪,但也别有风味,这份礼我就收下啦。”

陆沐心里开心的不行转身坐了下来,“快吃吧,都快凉了,我来加些木炭。”

风雪飘飘,寒风在这时也变得柔和起来。

长安城周边的长乐县里,一位头发苍白的老人,不时的搓着手在一红色木板上写着些什么。

站在他身边的矮胖男子双手揣在袖子里似懂非懂的瞅着他。

“老先生,你这书法可以呀,用来写桃符可惜了点。”

老先生跺着脚看向男子,“书法,写在有用的地方,才叫书法啊,这桃符能驱邪谋福,也算是物尽其用啦。”

说完,老先生突然间安静无比,拿起笔一气呵成写完了最后一块。

“老先生,能告诉我这写的是什么吗?我不太识字。”

老先生放下笔指着桃木,“春风抚朝露,瑞雪兆丰年。”

“好呀,这个吉祥啊,今年的雪是挺大的,明年咱那几亩地要丰收喽!来老先生,十文钱对吧。”男子放下几个铜板回道。

老先生行礼,“多谢!多谢!”

男子拿着桃符又看了一眼,“好啊!我去叫街坊邻居过来,照顾你生意。”

男子将桃符放在桌上行礼,“老先生,您尊姓大名能否告知我呢?”

老先生,“在下骆宾王。”

男子嘿嘿一笑,“嗯,走啦!”

骆宾王站在街上看着鹅毛大雪,展开双臂拥抱了一下。

“如此盛世,甚是喧嚣呐!”

骆宾王心中的喧嚣是对元旦节日的直述,更多的是他内心的躁动。

眨眼间,元旦佳节到来,虽然今年的雪很大,但是长安城的街市依旧热闹非凡。

虽然没了官家的庆祝,可是人们依旧期盼着美好的另一年。

陆沐和上官婉儿换上普通衣装来到了长安城西市。

今年天皇天后不在京城,宫中自然没了宴席,倒不如来这民间感受一下节日气氛。

街道上,摆满了元旦需要的门神桃符,一眼望去红彤彤一片甚是喜庆。

“这真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啊!这节日气氛,安逸得很。”陆沐情不自禁的感叹了一句。

上官婉儿发觉到了关键点,“这句诗词…”

陆沐推着她往前走了一步,“别什么诗词了,今天咱们吃好喝好玩好就行!”

陆沐心中感叹一句,王安石你实在是太有才啦!

两人来逛了一会街,随后找了一家酒楼随便吃了点东西。

听过往的路人说,今晚在长安城郊外有篝火大会,据说是天皇懿旨特批举办,为的就是庆祝这瑞雪逢春之时。

反正两人回到宫里也无事,就决定凑一会热闹再做打算。

夜幕降临,长安城街上人渐渐少了起来,很多人拖家带口的往城外走去,为的就是看一看这篝火晚会。

陆沐和上官婉儿坐上了一辆驴车跟了上去。

陆沐看到驴车突然来了兴致站在马车上放声唱道:“恨胡贼……呀啊哦哈哈……父子双双都强暴,是这等辱国害民罪难饶。

我甥儿…啷个哩个啷…昂昂昂昂…胆识过人武艺好,准备着乔装改扮入贼巢。,啷个一个嘞,哎…啷个哩个隆隆隆…

但愿得此去杀贼将仇报,管叫它哈哈…哎哈哈…天网恢恢无处逃。”

赶车的老头听的一个起劲,“小伙子!你这唱的什么戏啊!真是闻所未闻啊!”

“就问你好不好听!”

“好听啊!”

上官婉儿被陆沐的夸张动作和唱法逗得合不拢嘴,“好奇怪的唱法,不过的确很有意思,故事也很好!”

那是当然,这可是国粹晋剧《卖画劈门》中的唱段,自己可是跟《举起手来》里的郭达学的呢。

不远处一大片空地上,一道钻天火光照亮了整个夜空,火光周围围着一群人。

驴车在快要到时陆沐发现篝火周围站着一小队士兵不停的来回走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