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点兵(1 / 1)

次日,陆沐跟随着魏思温来到了眉州远郊的练兵场。

李敬业站在一群士兵面前等着二人。

“参见刺史大人!”陆沐走上前行礼道。

李敬业点了点头,“嗯,魏大人今天想要和你比试一场,本来我是拒绝的,但是本着相互学习的目的,还是同意了,你要是不同意我也不强求。”

你们都商议好了,还问我做不做?

搞笑。

“多谢刺史大人,王某当然愿意。”

魏思温接着说道:“那我们开始吧。”随后走到众士兵面前,“韩信点兵的典故铁沐兄应该知道吧?这军营点兵一个个数太过繁琐,所以今天我们就比谁能准确的说出面前士兵的数量。”

韩信点兵?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马破曹二十一,

七子去了整半月,去百零五便得知。

这是韩信点兵的口诀,这种方法叫做剩余定理,通过不同正数的剩余来推算出所有人的数量。】

不懂,一点都不懂,我一个艺术生看这些就头疼。

【无需要懂,用乘除也可算出来。】

魏思温发现陆沐面露难色接着说道:“要求就是不能一个个数,而且士兵站好前用布蒙上双眼,我们谁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士兵。”

李敬业看着两人笑了起来,“放心,就连我都不知道。”

陆沐行礼道:“您先请!”

魏思温轻笑一声不屑的看了眼陆沐伸出右手就有人递给了他一块布。

好家伙,看样子不止一次这么玩了吧。

场上的士兵突然离队了几人,队形倒是站的整整齐齐。

数秒后,魏思温摘下眼罩,看着绕着士兵走了一圈嘴中念叨着什么。

随后来到两人面前毫不犹豫的说:“在场总共一百六十三人。”

李敬业朝着士兵喊了一嗓子,“百夫长!”

其中一名士兵走上前来开始一一核查。

几分钟后百夫长清点完毕。

“刺史大人!总共一百六十三人!”

魏思温一副得意的表情看向陆沐,“铁沐小兄弟,请吧。”

陆沐犹豫了一番说道:“刺史大人,可以给我纸和笔吗?”

两人相视而笑,觉得陆沐的要求很是奇怪,用纸笔计数怕是输定了。

“准了。”

没一会儿,纸笔到手。

陆沐蒙上眼睛,再次睁开时士兵数量有些些许变化。

陆沐看着正方形阵型的士兵点了点头。

随后手拿纸笔走了上去。

他先数了数最前面的士兵数量,记下一个数字,随后又走到侧边数了士兵数量记下一个数字。

然后自信回头朝着两人说道:“总共一百七十三人!”

魏思温一脸疑惑,这陆沐只走了半圈就可以定人数,这等速度让他觉得陆沐只是随便说了数字。

“百夫长!”

几分钟后清点完毕。

“回禀刺史大人,人数为一百七十三人!”

李敬业眨了眨眼睛吃惊的看向陆沐,“王铁沐,解释一下你的方法吧。”

魏思温一脸不相信,但也是希望学到陆沐的方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九九算术早就流行,但那也只是算到九九八十一而已。

陆沐的两位数乘法算式可是古代没有的。

陆沐解释道:“在下只是数了阵列的纵数和横数,然后用笔纸演算,再加上零散的士兵就得出士兵的总数量。”

魏思温一把夺过陆沐的纸张看了一眼,“这些是什么字?”

阿拉伯数字可是清朝时才开始流传开来,这大唐自然没见过这些数字。

“此为阿拉伯数字。”

“哦?”李敬业一脸疑惑,“阿拉伯是什么国家?”

陆沐解释道:“这是天竺人发明的数字。”

魏思温嘲笑道:“天竺?那群用手抓饭吃的人能想出这么绝妙的方法?”

“当然不可能,这种方法,在下也解释不清,只是会用而已。”

陆沐是不想和他们聊一大堆数学上的术语什么的只能搪塞过去。

李敬业有些不耐烦的说,“行了,这一场你们就算平手。”

“铁沐小兄弟,下一场我们比试兵法。”

魏思温一脸不服甩了甩衣袖差人拿来文房四宝。

“我们每人写下一段兵法,让刺史大人来做鉴赏,定胜负!”魏思温坐在桌前缓缓说道。

陆沐点了点头坐了下来。

魏思温拿奋笔疾书。

这个魏思温这是看似在和陆沐比较实际上是在争宠啊,让李敬业做裁判,就是看看李敬业对他的认同感有多深。

陆沐拿起笔脑海中想起一段十六字口诀。

几分钟后陆沐写完放下笔。

魏思温还在边构思边写,整张纸十几分钟后被填满。

他看向对面的陆沐纸上只有寥寥数字不屑的冷哼一声。

李敬业看了魏思温的兵法喜笑颜开,“魏大人此篇谋攻的确精彩,方法得当,老谋深算呐。”

魏思温一副淡定自若的表情接受着夸赞仿佛本就应该如此。

“谢刺史大人赞赏!”

随后又接过陆沐的纸上,“”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铁沐小兄弟,这是何意啊?”

陆沐行礼道:“此乃游击策略,像这眉州四面环山,特别适合这种游击战略,山体就是战场,玩弄骚扰敌军,可以以少牵制多数敌人,游刃有余。”

“哼,这与那山中野鼠有何分别!”魏思温怒吼一声。

急眼了,开始讲起武德来了,不过战场上哪会有人和你讲理。

伟人的十六字口诀字字珠玑,完全解释了兵不厌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魏思温当然不会明白在未来我华夏会有这么凶狠的入侵者,自然不明白其中的真意。

“兵不厌诈,战场上只要能赢,无论何种手段都应该使用,因为每个士兵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在士兵不足之时用游击迂回战术拖垮敌军,既可以保存实力又可以消耗敌军耐心让他们判断失误,何乐而不为呢!”陆沐缓缓解释道。

“你…!”

“行了!魏大人,铁沐说的没错,这一轮他赢了。”李敬业打断了他的话。

李敬业带过兵的人知道士兵的生命宝贵,自然对这种战术认可。

魏思温一个书生官宦出身没接触过战争士兵只知道从兵书上理解如何打仗,但是现实中哪有这么多排列布阵,一切战术在双方正面交锋肉搏时就变得没那么重要。

兵法用的出神入化的诸葛亮也不是照样打败仗。

“王铁沐,咱们再来一场!”魏思温大喊道。

“行了!”李敬业怒斥一声,“你作为前辈和一个晚辈计较什么劲。”

魏思温的反常让李敬业很是失望。

魏思温作为他的军师输给一个刚刚入府的门客自然面子上挂不下去。

不过这一切倒是中了陆沐挑拨离间的诡计,他们要是心里有隔阂,这造反大计怕是要夭折于此了。

李敬业看向陆沐笑了笑,“这是挖到宝了呀。”随后冷眼看向魏思温,“魏大人,学无止境,多多和铁沐小兄弟交流交流,不是坏事。”

说完就离开了练兵场。

魏思温冲到陆沐身边捋起袖子喊道:“来!咱们比掰手腕!”

癫狂,两个文人比掰手腕这也太滑稽了吧。

陆沐耸了耸肩,“来啊,怕你。”

几息之后魏思温败下阵来。

陆沐虽然体质一般,可是之前体力活可没少干,这个麒麟臂还是有的。

这魏思温拿着笔杆子和他一个小人比较的确是不雅观也不理智。

陆沐看着魏思温一脸失落安慰道:“魏大人,承让啦!”

【你可真欠打。】

就是要让他恨我,我才有机会将他踢出局,我要是当了军师,那击垮李敬业还不是轻而易举。

【陆沐欲速则不达。】

这个我知道,不用你提醒。

魏思温揉着手腕捋了捋衣袖一脸不服的看着陆沐叹息一声离开了练兵场。

留在原地的陆沐开始打量起练兵营内的士兵。

一个百夫长能带兵接近两百,这个李敬业看样子士兵不少啊。

想要造反士兵数量少说也得十万起步,按照这个练兵营的规模来看应该可以容纳两千多人。

来来的时候粗略数了一下这种规模的练兵营大约有十几个,也就是两三万左右的样子。

难怪李敬业会选择在几年后造反,这期间猥琐发育壮大兵力,等到李治驾崩后再造反的确是最优选择。

如此规模的军队光一年的养兵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单单只靠税收和自己的产业肯定做不到。

这其中绝对有猫腻。

【确实,大部分税收还要上缴,自己的封地虽然不用纳税但也是杯水车薪。】

在古代暴利的行业大多分为贩盐、丝绸布匹、香料、茶叶、瓷器等等。

眉州隶属于川地,地貌特征为丘陵盆地,地理位置上北邻丝绸之路,东边是京城方向,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造反的好地方。

这李敬业肯定有私人商队向外番做生意。

不过按照我目前的地位来看想要接触到这些的确有些难。

看样子得找个机会联系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