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要出成绩还是招商引资甩掉贫困县的帽子。县城的条件好在哪呢,那就是县城的发展级别永远要比农村强,只要县城里盖起了房子,周边村镇的居民很自然的就会来买房子,这条件可比古木村强太多了,这也是赵月芳跟苏白墨会痛快来投资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当然是因为王媛了,王媛当了西红县的县长,要优惠政策那就是一个电话的事,可比去其他地方跑上跑下打通关系方便多了,而且王媛怎么也算是自己人,搁她的县里投资也放心。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所有项目似乎都缓了下来。受之前调查的影响,叶小龙咬死了还差两百亿,钱没到位他就严格交待菩提树吸雾霾的速度放缓,用叶小龙自己总结的话来说,就是花十年治理好了西红县的雾霾,那他照样是英雄。反倒是一两年就给根治了,自己就会失去价值,然后就又会有其他来打他治霾配方的问题,他也得学会对上边的人说不,更要一上来就叹气说:你这事不太好办啊……叶小龙第一个说这话的对象,就是王老爷子,“外公,你这事不太好办啊……”老爷子在电话那头乐了,接话道:“我知道不太好办,就是有人托我给你带个话,想让你给京都治治雾霾,说透了,他们还是不怎么相信你有那个本事。”
“好处多不多?”
叶小龙换了个语气问。“好处肯定会有,但不会有太多。”
老爷子忽也换了个语气,“这事你要成了,你能得到三百亿,只是你小子做的帐也太不专业,所以我建议这次你不要挂名,暗中把雾霾给散了,这钱自然会到你的名下。”
“三百亿不太好办事啊……”叶小龙唱起了苦调调,“京都这么重要的地方,我估计一千亿都不一定能搞定。”
“差不多得了。”
老爷子在电话那头教训道:“很多事情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你先把雾霾慢慢治着,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这个‘慢慢治’要多慢才合适?”
叶小龙虚心请教,生怕治狠了又惹来什么纪律调查小组。“尽量在我这把老骨头进棺材前完成吧。”
老爷子这么说,叶小龙就明白了。老爷子的意思是等待他的下一步指示,在没有明确指示之前就算好速度,治他个十年八年的,只要每个月PM2.5在下降就行了。同时也是在提醒叶小龙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控制在自己手里,哪怕带进棺材也不能交出去,否则自己这边会失去一个特别重要的筹码。但是老爷子的这个‘慢慢治’却一点都不好治。要慢慢治,又要让别人认可这是你的功劳,这事就特别的不好办了,叶小龙自己想了好几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只能带了几箱河水跟两百来斤草籽上京,亲自跟老爷子请教这件事情。老爷子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他所能想到的就是让叶小龙上京都新闻,当然,在这之前还得派记者去西红县进行报导预热。预热了差不多五天,在这五天里,叶小龙已经在京都一个偏中间的位置种下了一棵菩提树,等新闻记者来的时候,叶小龙还是老一套,将古木村的河水小瓶随便倒一点进洒水车,洒水直升机也煞有其事的用试管兑了些水,让它们满京都的去洒。然后就是把花仙宫里的草籽、花籽分发下去,由环卫工人们随便撒到各自领导决定播种的地方。第二天,那些草籽跟花籽全部长成了小绿苗,京都中心一些空气检测已经得到了PM2.5下降的喜讯,为了新闻效果,叶小龙不得不又加快了进程,让京都中心的空气质量一小时一变。有了这么一个漂亮的数据,叶小龙于是成了重要的新闻人物,为此还上了焦点专谈的特别报道,在新闻报道里,叶小龙说成那些‘雾霾草’是他在村子里意外发现的,结过长达五年(从叶小龙养猪开始算)的培育下,最终才有了这么个发现。同时叶小龙也说,古木村能有如今的环境,古木村能种出特级蔬菜也全都跟这种‘雾霾草’有关系,与之配合使用的‘治霾药剂’他已经准备上交给华夏有关部门。当然,上交配方那是骗新闻的,老爷子会安排叶小龙上新闻,就是想给叶小龙披上一件舆论的外衣,只有了这个外衣,其他人想再拿叶小龙说事就得掂量一下了。老爷子也是在向京都的某些势力发出提醒:叶小龙是王家的人,治霾药剂的配方要给也只能是到王家的手里,今天的王家已经不同往日,再要干架全都自行掂量掂量。这几天专题新闻下来,叶小龙连一个重量级的大佬都没见着,更没有哪个大佬亲切接见发锦旗,这让叶小龙的虚荣心受到了打击,反倒是上了京都新闻后,叶小龙在网络上霸占了几天的头条与搜索榜首,同时也极大带动了古木村的游客量。‘想家’的叶小龙告别老爷子,以后‘治霾药剂’会通过特供蔬菜线运过来,然后由荷枪实弹的叔叔全程护着兑进洒水车,这些东西只做样子不会进入帐目,反正年底不出意外的话就会收到三百亿。至于这三百亿要以什么漂亮的借口出现,那就是叶小龙自己要去头疼的问题了,反正不能突然就这么冒出一笔巨款,只要不出大问题,相关部门不会来查就是了。回去的路上,叶小龙没有去西红县,因为牛叔从村打了个紧急电话过来,说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其他人解决不了,叶小龙最好快点回村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