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都要提前做好准备(1 / 1)

姜岁岁没有想到姜四康也能想到这么远,心头温暖,微笑道:“好。”

她接了这一两银子,姜四康又从荷包里倒了一粒碎银给她:“三嫂怀孕了,家里还有虎子甜丫宝丫,他们吃不惯粗粮,这些你去买二陈米,多买点。”

粗粮又硬又糙,大人吃都割喉咙,更别说是小孩子,喉咙小咽不下去,再小点的孩子更不能吃。

虽然陈米是陈米,但好歹是米,比粗粮可好的不是一倍两倍。

陈米有三种,一陈米比二陈米好,二陈米比三陈米好,三陈米有股霉味,价钱自也是最低的。

可给孩子们吃的,就不要带霉味的,想来想去也只有二陈米适合。

姜四康都把事情想好了:“家里的井里还有水对吧?让爹把咱家地窖里那几口大缸全部装上水,盖好。”

“待到天再干旱下去,水井慢慢干了,那就是咱家的救命水!”

水井若是干了,那就是很严重的情况,那时谁家井里还有水,村民都会冲过去。

待到水井完全干了,除了逃到别的地方去,就只有等死。

没有人想死,那就要逃。

可谁又想离开从小长大的地方,背井离乡的往陌生地方去?

姜岁岁看着眼前这张稚嫩的脸,微微一笑:“好。”

果然,上过学的人和没上过的人就是不一样。

但姜岁岁没接姜四康的碎银子,而是把自己的小包打开,给他看里面的银子和铜板:“我早上挖到了一株人参,卖了九十两,刚才买了一车粮食回家,让大哥二哥送到老榕树那里,晚上再偷偷的搬回家去。”

姜四康听的眉毛都要飞起来,手又摸到了姜岁岁脑袋上:“我家小五真是个福星,人参都能挖得到。你做的很好,四哥很放心。”

钱财不露白,家里突然买那么大一车粮食回去,全村人都得眼红。

这若是真干旱,那些粮食就不是救命粮,而是催命粮。

万事都得小心,总是不会错的。

姜岁岁又把那一两银子塞给他:“那现在拿着吧?”

“拿着拿着。”姜四康笑弯眉眼,“回去记得我说的话,知道吗?”

姜岁岁应了,姜四康就催着她快回去:“快回去,不然,回到家天就黑了,娘该担心了。”

“好。”姜岁岁应了,又和他扯了些小事,却没有告诉他,自己掉井里的事。

再次被姜四康催的时候,姜岁岁这才走人,走到姜三健身边:“三哥,走了。”

满身都是酸气的姜三健,看着恋恋不舍的姜四康,轻哼一声,赶紧站到姜岁岁身后,挡着不让姜四康瞧。

刚才他可是瞧着了,姜四康那只斯文败类又摸岁岁头发?

岁岁都已经是大姑娘了,还摸头发,哼,哥哥也不行。

如此想着,姜三健把手放到姜岁岁脑袋上,摸着她毛绒绒的脑袋,咧着嘴笑成了傻子。

原来,岁岁的头发这么软,就是有点黄,得多吃点才行。

如此想着,姜三健把手中最后一块甜点递给姜岁岁:“给你吃!”

“我不爱吃。”姜岁岁拒绝,“太甜了!”

姜三健郁闷一小会,心情又好了:“那你喜欢吃什么?”

“我喜欢吃什么你不知道?”姜岁岁声音很轻,又很无奈,“行了,走吧,我带你去买点东西。”

姜三健更郁闷了,什么叫着带他买点东西,买东西干什么?

姜岁岁来到肉摊上,案板上的肉都是挑剩的,着实不好看,但好在还有板油和骨头。

板油买回去炼油,家里的猪油没了,买两板猪油回家炼。

大骨最便宜,但也要一文钱一根,她买了两根,天太热,放不了太长时间,就不买那么多。

明天抓到野兔来镇上卖时,再让大哥二哥顺手买两根骨头回去就成,吃新鲜的。

姜岁岁看到一个卖野梨的,梨子她倒是不稀罕,可她稀罕这篮子,可以帮她打掩护。

她盯着篮子看,卖野梨的老大爷察觉到了,忙说道:“闺女,这野梨甜,水份多,还有七个野梨,你给我十文钱,我连篮子一起给你。”

七个野梨加篮子十文钱,应该不贵吧?

姜岁岁不是想吃梨,而是想要篮子,就应了:“好。”

给了对方十文钱,提着篮子就走人。

姜三健瞅了瞅野梨,皱眉:“我不喜欢吃梨!”

“那就别吃。”姜岁岁直直往前走,被嫌弃的姜三健很委屈。

听到喊卖包子的声音,姜岁岁对身后提着骨头的姜三健说道:“你到那里等我,我去买包子。”

姜三健往旁边站:“多买两个,我晚上要吃肉包,不吃南瓜饭。”

姜岁岁没应声,来到包子铺,买了五个肉包,五个菜包,付钱的时候对老板说道:“老板,多给两张油纸包吧,我大哥手上脏,不好拿着吃。”

老板欢喜她买的包子多,就多给了她两张油纸。

姜岁岁把包子和油纸放进篮子里,手摸着油纸时,空间里的肉包子就堆了出来,都是热乎的。

再用买来的头布一盖,就把包子给遮住了。

姜岁岁走到姜三健面前,后者朝篮子里看:“买了多少个?”

掀开头布给姜三健看,姜三健就笑眯了眼:“好,真香!”

这些都是空间里的包子,要多少有多少,姜岁岁递了一个肉包子给他:“饿了吗?”

“饿!”姜三健一点也不矫情,接过包子就咬了一大口,小声说道,“我就吃一个,不多吃。”

姜岁岁往前走,笑:“没关系,我买的多,可以多吃。”

姜三健惊讶姜岁岁这么好说话,可他没往旁处想,赶紧跟上姜岁岁:“好,我最喜欢吃肉包。”

和南瓜饭比起来,自然是肉包子好吃。

两人顺着人流往城外走,刚走到城外,迎面一妇人欢喜喊道:“小五!”

姜岁岁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旁人喊她,怕别人喊了她,原主的记忆里却没有对方。

因为原主老是低头,哪怕和对方见过面,或者是面对面站着,也不知晓对方是谁,就挺尴尬的。

看着满面欢喜,朝自己走来的妇人,姜岁岁在大脑海里寻找这个人物。

幸好,这次找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