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喜旺奶奶让媳妇九妹去给老头子说,要他送女儿去溪口。自己先把珍珍搞了晚饭,让珍珍先吃饭好在天黑前赶到溪囗安顿好。喜旺爷爷听了媳妇的话,下午也没再出去做活,就在家里等着,六、七个孩子在一起也热闹,不时那个小的又哭了,一会儿又笑了。家里的楼上楼下四处攀爬,上房揭瓦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句形容词,可就是现在的情况。但是大人们也不怎么干涉,如果有人头上撞个疱,还者手上划个小口子,大不了涂点茶油,伤囗上则找些鸡血藤叶捣烂敷上就行了,但是要是打碎了碗或者瓦片,那屁股可是有几下棍棒的,看起来人还没有东西金贵。其他人则等着喜旺婶婶一人搞伙食。奶奶看时间已差不多了,招呼珍珍吃了饭。珍珍叫来了川儿和小桃子,交待了兄妹俩在这玩几天,自己去爸爸那儿,外婆生日前回来。雨川听了,心里很高兴,没人管了。小桃子则有点不开心。珍珍蹲下来抱着小桃子说:“别哭啊,叫外婆话,我去爸爸那儿,几天就回来了。”
小桃子不做声,珍珍起身就要出发了,外婆把小桃子拉到自己身边,哄着她:“桃子啊,你看,这么多哥哥、还有花儿妹妹陪你玩,你爸妈几天就来了。不用怕。开心点。”
喜旺爷爷在柚子树下见珍珍已准备出发,也站了起来,说:“珍珍,那我们就出发吧。”
“好的,爹爹,你还没吃晚饭吧?”
“没关系,我回来再吃。”
“那哪儿能行,最快来回也三个多小时啊。”
“好好,我带两个苕就行了。”
“行,我们走。”
雨川这时又和大家玩去了。只有小桃子在外婆身边睛泪巴巴的看着妈妈离去。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不一会儿,小桃子又融入到了哥哥们游玩中。外婆见小桃子又开心的玩去了,这心里也宽心了,就转身来到媳妇这边的厨房里,对正在做晚饭媳妇说:“九妹啊,饭还没熟吧?”
“嗯,还没呐。”
“那我来帮你一下吧。有什么要洗的吗?”
“哦,不用了。该洗的都洗好了,就剩下炒菜了,你也忙了一天了,先休息一下去吧。”
“哪好吧,我去后面院子舒六喜那儿看哈,他昨天答应我说有些泥鳅卖给我,我去取来给你。明天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你顺便注意一下孩子们啊。”
“那好,你去吧,伢儿们有我看着呢。”
喜旺奶奶离开厨房往后面院子去了。这时喜旺和小红从外面正在进行中稻收割的稻田里抱回一捆稻草,把稻草扔在壁脚。喜勤问:“哥,搞这些稻草来搞什么啊?”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于是他叫大家帮忙,自己坐在长凳子,叫大家递稻草,他要织一条稻草绳。喜勒说:“你是要织一条秋千绳吧?”
“对头。聪明。”
小桃子和花儿叫说可以荡秋千,马上拍手称快。喜勤问:“绳子织好,我们去那儿荡?”
喜旺开心的说:“我们自家吊脚楼上啊,这么好的地方,还用去别处吗?”
一会儿,一条四、五米长的草绳编织完成,喜旺招呼大家把绳子拖上楼去。喜旺和小红两个爬上楼上面顶部木坊上,叫下面人递上来,两人一人扎一头。很快就完成了,两人爬下来后,喜旺把两边绳子扯了扯,又坐在绳子上试了试,满意的说:“怎么样?结实吧!”
大家异囗同声说:“好好。”
喜旺很得意,坐在绳子上继续说道:“来来来。推我几下,为了安全起见,让哥哥我先为大家试试吧,免得万一摔坏了大家高贵的屁股。哈哈哈。”
小红知道喜旺的鬼心思,不就是想先玩吗?就不理他,几个小的欢天喜地的推他。他在那儿荡着,还继续说着:“你们看,这地方多好,我们在楼上,看得又宽,楼下就是田野,这里又凉快,多舒服。”
“别美了,快下来吧,让妹妹们先玩吧。”
小红边说边把喜旺拉了下来。喜旺说:“哎哎哎!我还没试好呢,万一不结实……”大家也不管他了,雨川赶快把小桃子抱上了秋千。喜旺奶奶提着一个装着泥鳅的鱼篓子回来了,还没到家,就听到家里面传来了伢儿们大声的欢笑声,心想这些伢儿们又玩出了什么新花样。来到自家门前,声音是从楼上传出的,她一看,伢儿们在上面荡秋千。立马就急了,她把鱼篓子交给了媳妇九妹,就往楼上跑去。见伢儿们在楼上荡秋千,奶奶为什么会急呢?因为她家的房子是这个村子最前端的房子,她房子的前面没有房子了,就是一片广阔的稻田,此时稻田里,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们正忙着在稻田里收割中稻,自家的伢儿们在楼上荡秋千,人家都看着呢,影响多不好啊。她掂起她那三寸金莲爬上楼上喊道:“喜旺!喜旺!快带弟弟妹妹们下去,不要在这玩。”
“奶奶,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玩?”
“你们没看见那稻田里的伯伯满满们,还有与你们一样大的伢儿们都在辛勤的劳动,你们在这玩不做事不害燥吗。人家看起也不好。别说了,快下去,快下去。”
听奶奶这么说,大家也都乖乖的跟着下楼了。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后不久,伢儿们又开始了上房揭瓦的一天,小红虽然十二、三岁了,但玩性不改,长期在城里生活,住的房子又不宽,回家后就闭塞在一间房里。现在来到这里虽也没什么可玩的,不过房子很宽,两栋房子,楼上楼下,见喜旺及弟弟们在房檐下爬上爬下,也很快入乡随俗。这时小的们要落溪抓鱼,他不想去了,于是一个人爬上老房子的最高处,想看看远方的景色。喜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环境,那儿也不想去了,也没有了抓鱼的兴趣。也没跟着他们下溪,见小桃子也没去就招呯道:“来来,小桃子妹妹,跟哥哥去柚子树下看他们在溪里玩。别跟他们下溪里去把你的漂亮裙子弄脏了。”
“好!好!”
于是俩人就坐在柚子树下看着溪里。爷爷像往常一样腰间系上柴刀闸子,肩上扛着一把锄头,带上斗笠,叼着一支啦叭筒去杞木冲自留地里去了。小红则沿着搂梯走到老房子的楼上,然后准备走过一个连接新房子的走廊。他打量了一下老房子的楼上,这里长满了蜘蛛网。堆放着准备过冬及熏腊肉的柴火。还有几只上满灰尘的蔑箩筐,他刚想离去,发现这几只箩筐似乎不一样。都盖着盖子,好奇的心态又使他停下了脚步。他首先想到的是,箩筐还有盖子?难道装着什么重要东西,他挥舞的手拍掉悬在空中的蜘蛛网,来到这些箩筐前,他不顾盖子上厚厚的灰尘,打开了第一个盖子,就是一惊,果然有好东西,只见里面有很多东西颗颗珍珠般闪闪发光,他从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他轻轻的拿起来,发现珠子都是一串一串的,反反复复看了看,好像是戴在头上的,他试着戴了一下,还真能戴上,他又翻了翻,发现有好几个这样的,只是有的珠子多,有的珠子少一点,在下层,则是一些红红绿绿绣花的衣服。他又把它们放回原处,盖上盖子。接着打开弟二个箩筐盖子一看,顿时两眼放光,只见里面几只崭新的黄色牛皮匣子,心中一阵激动,这难道是……,他不敢再往下想。大气都不赶出了,他轻轻的拿起一只皮匣子,打开匣子,里面竞然还真装着Q,他迫不及待的伸手掏出了手Q,才发现不是真的手Q,他在县城看过演样板戏,看见过和这一样的Q,他想这些应该也是演戏用的道具Q,弄明白了也就不激动了,但仍然很高兴。接着又翻了其它箩筐,这有解放J服装等。他就大声叫了喜旺,想问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来历。正在树下的喜旺听见小红的叫声,开始也懒得理他,他看见 溪水里雨川特别兴奋,对抓鱼也有经验,很快就有了收获。兴奋的对着柚子树下的喜旺和小桃子亮亮手中的成果,小桃子高兴得拍手称快,喜旺也对他竖起了大挴指。喜勤不服气,对着他浇水。雨川也还给他水,其他人加入其中,只见溪里顿时水花四溅,小桃子见了也想去,喜旺不让她去。小红继续在叫,没办法只有去看看,他告诉小桃子别动。自己走进屋里去了。小红见喜旺上楼来了就问道:“哥,你知道这些吗?”
喜旺一见小红那个样子就想笑,只见小红的身上到处是灰,头上也有蜘蛛网,鼻子下面因为呼吸灰尘而留下黑色灰尘,脸上也因为用沾满灰尘的手擦汗而留下的的道道黑印。真是滑稽极了。但他忍住了笑容,一本正经的回答道:“知道啊,我还以为看见什么稀奇东西了,大呼小叫的,告诉你吧,不只这些,还有东西呢,我带你看看。”
喜旺在柴堆边的角落里打开一个长型的包裹。只见里面有马D、步Q等若干。小红拿起一枝步Q,感叹道:“过隐!真不错,我们有得玩的了。不过,那边有一筐东西,金光闪闪的,我看不明白是什么?”
“那东西别动,那是以前唱大戏用的,老一辈留下的,现在不许唱了,本来都是要烧掉的,但当时的唱戏人舍不得烧掉,当着大家的面烧掉了一部分,偷偷的留下这些珍贵的头饰和服装不知放在哪里。如果发现这些东西在手里可是要吃牢饭的。奶奶胆子大,见这些东西难得,毁掉多可惜,说不定今后还用得上呢。于是就说放在自己家里了。现在差不多七、八年了也再没人过问,我也是听奶奶说的。所以为了辟免若麻烦最好别动,知道吗?”
“哦,那我知道了。”
接着小红与喜旺俩人盖好了竹蔑盖子。小红指着其它箩筐又问:“这些都是一样的吗?”
“这些不一样,可以玩,听爷爷说,这是爷爷当年当生产队长时,到县里参加劳模大会时,县里配发的“样板戏”服装和道具,要求每个大队都要组织一个“样板戏”表演队,刚拿回来那年,我还很小,听爷爷说,当年就组织了一个表演队,你小姨当时还没嫁给你小姨父,与喜勤爸爸都参加了表演队,”“哈哈哈,他们还会演戏!”
“他们演很好呢。都是唱主角的,样板戏“红灯记”中小姨演铁梅,你小舅,也就是喜勒的爸爸演男主角李玉和。由其是你小舅还经常男扮女装演女人勒。听说还很像。当时他俩兄妹在附近几个村子都有名了。”
“舅舅还演过女人,真有趣,今后有机会要他表演表演。现在看来这些东西也很久没用过了,是怎么回事?”
“大概大半年后,你小姨出嫁了,小舅也去县城上班了,一下子没了主心骨,再加上经济困难,饭都吃不饱,那还有心情演戏,也就这样再也没有演出了,但是因为两位主角都是我们家的,所以这些东西平日也就放在我们家。所以这些年来也一直放在这里没动过了。”
也许已被人遗忘了。很快来到中午了,爷爷还在自留地里把种的香瓜叶子抓虫子,见有些香瓜已经成熟了,心想家里那么多孩子,准备带点回去。“有喜满满!有喜满满!”
喜旺爷爷听有人在喊自己,就站起身来到处看看,原来是对面田埂上有人喊他,就应道:“哎!是象金佬喔,有什么事吗?”
爷爷认得, 喊他的是下面院子的舒象金。 象金来到有喜满满的地边说:“有喜满满,我屋今天来了几位亲戚,也没什么招待的,听说你种了几颗香瓜树,现在香瓜都成熟了吗?我想买几个。行吗?”
“喔,要几个香瓜,那没问题,买什么啰,拿几个去就行了。不过没有那么多,刚好我家老婆子过两天生日,今天来了好多孙儿男女,刚想帮他们带点回去。“那真是巧了,那算了吧。”
“四、五个够了吗?”
“行,够了够了。多少钱?我给钱。”
“给什么钱,象金佬,你别害我啊,上面知道了,收钱,这是资本主义尾巴。到时吃不了兜着走。哈哈,算了吧,来,我摘几个,你拿走。”
“也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不让那个爱打小报告的舒颠子看见就行了。”
喜旺爷爷在地里选了几个大的交给了象金。说道:“快拿走吧,别啰嗦了,几个瓜算什么啰。”
“好好,那有喜满满,谢谢了啊。”
象金走了后,见天色也中午了,准备回家了,原本想带几个瓜回去,但那几个成熟最好的给了象金了,剩下的都还没有十分熟,但是天气不错,便于香瓜成熟,就想让瓜在地里再长一下,到下午或者明天摘应该就熟透了。于是扛起锄头就回家吃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