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喜旺惜见拱桥拆 又见新路通四方(1 / 1)

喜旺的乡村故事 团M长 1991 字 2023-02-18

“奶奶,明天要报名开学了,今年读二年级,学费一元四角。准备好了吗?明天清早我就要去学校,和同学们都邀好了。”

喜旺在秋季开学前一夜,睡觉前又交待了一次奶奶。“行了行了,睡吧,记着了。都说了几遍了。你可能是在暑假中玩腻了,又不肯做门路,人家和你一样大的都在挣工分。叫你陪喜勤玩玩也不肯。现在开学了等着要和同学们颠去了。”

喜旺冲奶奶翻了翻白眼,拉着被子钻了进去不说话了。一个多月前和国喜的美好愿望呢?这里返回去说说。话说地挖好了,他俩每天背着大人们就上山来了,还真是很勤劳,在这块小小的土地里种了白菜、种了丝瓜,种了罗卜,甚至还从爷爷的地里扯来了几颗香瓜苗子,看见满地的苗子,他俩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开始几天,几乎每天都来看,一个星期过去了,似乎也没什么变化,只是那苗子丝瓜苗似乎在长长,但已由绿色慢慢转白转细。他俩分析,可能不用天天来看吧,你看大人们种地也不是天天去,过一个月来可能就成熟了。过了一段时间,也许他俩自己也忘了吧,假期快结束了,突然想起他们的地里的庄稼可以卖钱了,他俩心里一阵的激动,拿个什么东西去采摘啊,国喜找了个筐俩人高兴的出发了。来到原来的地方,看见除了长了满地的茅草,什么也沒有。他们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喜旺问国喜:“是这个地方吗?没记错吗?”

“怎么不是,你看这个树杈还是我砍掉的,当时我把衣服挂在这上面。”

“那怎么会不见了呢?”

他们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明明种了那么多苗子怎么都不见了呢?俩人悻悻的回家了。这个问题只有他们长大了才会明白。到了正式上课的那天,舒老师仍然是他们的班主任,算术老师换了另一个女老师姓唐,本村的,上半年从后溪中学高中毕业,由于缺少老师,村里就安排她来教书了。算一个女全劳力工分。(这就是民办老师的前身)听说那个李老师调回县城去了。喜旺这才注意,班上少了两个女同学,裴淑华和陈凤。原来陈凤一家也被收回到了县合作社去上班了,所以她俩也跟着大人们回城读书去了。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从外表到心里都出现了明显的转化,由一个玩童逐步转化成了一个有规有范的学生。课堂之上少了一份喧哗和任性。多了一份宁静和自律。在这个秋季一个普通的中午,喜旺像往常一样放中学回家吃点心,走到家里,发现老房子里有很多人,座的座、站的站,地上还摆有一摞摞的新筲箕、新锄头,还有一箱箱的看起来很重的东西不知是什么。爷爷在里面指指点点,还把他自己那个大柜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把柜子也交给了他们使用。喜旺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见爷爷没空就回到奶奶的茶堂屋,奶奶没在,他就自己先装饭吃点心了。这时奶奶从喜旺婶婶那边过来,喜旺忙问了:“奶奶,怎么有这么多人来我们家,来干什么啊?”

奶奶说:“这是来修汽车路的,队上安排我们家要住十个人,还说是我们村这一段路的指挥部,所以我们的老房子除了你爷爷那一间,这一边全给他们住了,队上其它人的房子里也安排住了人。”

喜旺一边吃着饭一边继续问:“那他们要住好久呀,他们住在这,我可以去玩吗?”

“可能要一年吧,我也没问过,只是说路修好了就走了。你要去老屋玩当然可以去玩,但不要拿别人东西。”

“我记起来了,上半年刚放暑假时我和国喜在杞木冲碰到队长在和一些人在测量,远根满满还说要拆了拱桥,是吗?”

奶奶也拿碗装饭吃点心,边回答喜旺说:“听说是要拆掉。要另外修一座什么可以过汽车的水泥桥,修好以后比这个石拱桥还高得远。”

喜旺继续问:“汽车、汽车路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不是看过那打仗的电影吗?那些戴着钢壳壳帽子的的坏人座那个有轮子的就是汽车。我到过你爹爹那个县城,看见的汽车就是那个样子,汽车路有一丈多宽,听见他们说这个汽车路一直通到县城去。今后去你爹爹那里,也可以搭车去了。”

喜旺听罢,心想我还从来没去过县城,去年爹爹妈妈叫我和哥哥去我又不想去,现在倒想去看看真正的汽车。但是又想到这个石拱桥拆了,不知道那个水泥桥是个什么样子。几天后就开始动工了,开始在桥对面尖山坡脚下开挖了,不论去溪口还是往后溪去沿路全有人在挖土,这一天中午,喜旺听有人说尖山坡脚挖不动了,下面全是岩石,好像是个负责的人说:“挖到岩石挖不动了,赶快安排人打炮眼,明天放炮吧。”

喜旺在旁边听说要放炮,心里就特别期待了,因为看过电影中打炮爆炸,那场面热闹,他就想亲自看看是什么感觉,以至于下午去读书了还想着这个事,生怕错过了这么壮观的画面,不过那个负责人说过打眼要打到明天才打好,心中便安心了一下。下午放学路上他一个人匆匆就往家赶,国喜、舒军等人叫住了他:“喜旺,这么急跑回去干什么?”

“我听说尖山坡脚下要放炮,我想去看看。”

“那个急什么,我也知道,听说要明天才放。”

喜旺没办法,只有和大家一起慢慢走回家。终于到了第二天中午了,喜旺吃好了点心,喜旺、国喜、远福等都到喜旺家门口来等待了,但是期盼的时刻迟迟未到。这时从石拱桥上过来几个人,来到了喜旺家这个指挥部,那个负责人和另几个人在商量说:“看样子今天这个炮可能还放不了,这个炮眼没有足够的深度炸不开岩石。小陈,你可能要催一下他们抓紧时间打足深度。”

那个叫小陈的回答道: “好的,等下吃个中饭,我再调几个人上去轮流打。”

“这么安排可以。”

负责人肯定了小陈,又对另一个人说:“老李,你是不是检查一下炸Y雷G没受潮吗?怕到时Z不响。”

老李回答负责人说:“应该不会受潮,雷G我们放在这屋主老板的拒子里。主要是怕***受潮,黄队长,要不这样吧我们先试一个吧。”

“可以,我们拿几个雷G去试试吧。”

于是他们来到喜旺爷爷那个柜子旁,喜旺也跟着去,想看看雷G***是什么样子,老李打开柜盖,搬出一个小纸盒,打开一个个小纸盒,原来这放的是雷G,一寸来长,黄黄的,整整齐齐在那,一盒大概二十个。大柜子还放着像绳子一样的一圈一圈的是***。他们取走雷G***关上柜子,三人来到了溪边,那个黄队长叫喜旺几个站远点,由老李操作,把***插入雷G,点然***丢入了水中。他们几个孩子看见那东西在水中也能“呲呲”的冒烟,喜旺几个用双手捂住耳朵,眼睛下意识的咪成了一道缝,几秒钟后Z响了,掀起了一股小水花,国喜说:“这个都还没有过年时放的大炮仗响,这个可以炸开山吗?”

远福说:“算了算了,反正今天是不炸了,明天再看吧,”又经过一天的期待,这天下午课都上完了,喜旺都还没听见炮响,下课钟一响,几个男同学就飞快的往桥边跑。跑到桥边,就听黄队长说:“大家站远点啊,准备放炮了。”

他看见喜旺几个在这里就叫他们躲到屋里去,关好门。喜旺他们专门来看热闹的,那肯躲到屋里去呢?黄队长见他们不肯进屋,估计他们想看放炮,于是就对他们说:“不肯进屋去,那就站远点,到那屋后的田里去看吧,等一下如果听到吹哨声,你们自己注意看着啊,怕岩石飞得太远砸到你们。”

学生们答应好的,就一窝风似得跑到开阔田野中去了。随着急促的哨声过后,现场清干净了所有的人,黄队长冲着留在点炮地的老李几个人喊道:“开始!”

只看见老李几个人一人一个小火把在飞快的点火,然后他们迅速撒离。十秒钟后,连续不断的轰隆隆的炮声伴随着巨大的土石阵冲上天空,那场面真是壮观大气,同学们看见这壮观场面也是心潮澎湃,大声的欢呼。几天后随着前面的路越挖越宽,喜旺听黄队长说马上就要拆石拱桥,重新挖桥基修水泥桥了。喜旺家烧了多少年的茶也终于不用烧了,因为今后修好的桥面高过喜旺的房子,行人也不再从他门前过了。对于喜旺来说多少有点失落,自从他懂事起,石拱桥就像他自家的一样,只要天气好,他一般就座在石拱桥的石级上玩耍,他知道拱桥上的每一块石头,那一块石头下藏着他的秘密,见证这桥上来来往往的过客,也见证桥下奔腾洪水中的放排佬,还有桥下夏季里清澈的溪水。立秋过后,天气转凉,门前的石拱桥终于拆掉了,只剩下溪两边整齐的基石孤单的分离两岸。喜旺站在那里,一阵秋风袭来,使他感到了一阵凉意,他扯扯衣服,双手抱至胸前,其实他此时的心也很冷了。到了寒假时,喜旺门前的水泥桥初具形态,这个新桥为了与整个新路成直线,角度调整了一下,老石拱桥的老基础没有被挖掉,它仍然默默的守在麻溪两岸。村子附近的路也现了雏形,随着新修道路的延伸,修路的人们也随着延伸的道路前移。喜旺家里的人也走了,只是偶尔来取点东西。进入寒假也是孩子们愉快生活的开始了。一没有农活要干了,二准备过年了,剩下的任务只有一个字“玩”。这不,今天喜旺、国喜、舒军、远福几个又打团了,几个人跑到村合作社买了单个的大炮仗,国喜他说要买鞭炮,可以拆了一颗一颗的放多得放,他真是心思多。然后他们走上新桥沿着尖山坡下的新路一路走着,这里扔过炮仗,那里埋个炮仗,偶尔又往旁边小溪的水中扔一个,炸开了水花溅了一身影来大家的欢笑。国喜看到水中冒着的灰灰的水泡,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他突然问喜旺:“你屋里那柜子里不是有雷G吗?我们拿个来玩玩。““不知道还有没有。他们这么久没来了。”

“走,我们看看去。”

他们马上就往回走,喜旺直奔爷爷那个大柜子,柜子很高,是从上面开盖子的,他打开一看,空荡荡的,黑不溜秋。看不清底部,似乎模糊的看见底部有东西。喜旺拿来个凳子垫着,他踩着凳子爬了进去,打开那个纸盒,顿时眼睛一亮,只见那黄瞪瞪整齐的排列着满满一盒雷G。大家欣喜如狂,国喜说:“这么多啊,有得玩啰!”

喜旺跳出柜子,大家就要往外走。喜旺一把拉住国喜说:“不能全拿走,一整盒人家肯定知道,人家知道了说你偷东西就麻烦了,你们忘了去年夏天的桃子树了吗?"大家一下子都不说话了,国喜把盒子交给了喜旺,喜旺又把盒子送回了柜子,但国喜似乎有点不甘心。最后他说我们拿一颗玩玩吧。大家经不住诱惑还是拿了一颗出去了。怎么玩呢?又没有***,国喜说就这么直接点,大家说那可能点不响,(危险做法,请勿模仿)喜旺说那我们把里面的磺粉抠出来再点放一堆,再剥一个大炮仗把火药抠出来放一堆,然后同时点火,看那一堆火焰大怎么样?大家都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