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这天终于到了,学校组织的参加公社庆祝活动的队伍就要经过喜旺的门前拱桥了,喜旺早早的座在自家门前等着他们。他不时的向学校方向的田野上张望,婶婶也带着半岁的喜勤来到了喜旺身边,婶婶说:“旺儿,弟弟陪你来看看热闹。”
婶婶把喜勤放在“轿椅”(一种类似背篓的婴儿座椅,可背,婴儿不会走路时的一种用具。)里,手里拿个拨浪鼓不停的“嘣嘣嘣”的响,喜勤嘴里还不停的“噗噗噗”的嘟囔着,涎水都喷到了喜旺的脸上。喜旺也觉得好笑,假装生气对喜勤说:“弟弟,勤巴拉子,你再喷我,哥哥就要打你了啊。”
还用手去捏他的小脸。正在喜旺开心的逗弟弟玩时,听到了激烈的鼓乐声传来,婶婶说:“喜旺你看,那是你们学校的队伍来了吗?”
喜旺站起来往鼓乐声的方向望去,绿色的田野上,队伍己行进到了溪边的柳树下,最前面是国旗,紧跟后面是十几面彩旗,然后便是锣鼓队员和师生们,他们个个身着白衣蓝裤,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开心的笑脸。喜旺看到这里心中出现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看见他们逐步走近,鼻子不自觉的酸了起来,脸上也失去了笑容。这时爷爷奶奶及附近的大人孩子们都来到了拱桥边看热闹。看见这喜庆的场面,喜旺失落的走回了房门口,他是多么希望自己也在这人人充满了自豪的队伍中。他座了下来,逗起了喜勤。“喜旺、喜旺。”
国喜看见了喜旺大声喊他。喜旺听到有人喊他,他一看是国喜,这时国喜走到喜旺跟前说:“没事,今年不能去明年我们一起去。”
队伍中的军喜、唐远福、唐兰香、凤儿、淑华等都与他打招呼,看见他们开心的笑容,也并没有嫌弃他,一股暖流在他心中土奔流,他的泪水夺哐而出。国喜拍了拍他肩膀说:“走了,没关系,我们明年一起去。”
说完就跑回了队伍中。喜旺目送着同学们跨过拱桥远去。爷爷看见喜旺失落的神情,知道他的心情非常难受,走过来安慰他说:“你虽然没有加入红小兵,但是你的朋友们依然把你当朋友,没有嫌弃你,有错误就改,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同学们都不会怪你的,是吗?”
喜旺虽然还没有笑容,但有刚才同学们和爷爷的鼓励,心中己经舒坦了很多。他对爷爷说:“放心吧,我今后好好读书,不犯事,不让你们操心。”
爷爷说:“对,这才像话,这样吧,今天我也没什么事做,和你一起陪你带弟弟玩,你不是问我几次了吗?为什么快四十年了也不肯理长玖公公吗?今天我就来给你说说。”
婶婶笑着说:“是啊,爹爹,我们都想知道是为什么,今日等我也听一听。”
那还在解放前的三十年代,爷爷家里三兄弟,还有两个妹妹,他是老大,家里几分薄田,也没什么收成。老父亲守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个小杂货铺,也就是村子里的人买些盐、糖、纸、洋火(火柴)、针线等日用品。勉强度日。所以也有人把拱桥边有喜屋叫“店上”这个地名。以前去外面进货都是父亲去,自从大儿子成人了,这两年都是大儿子光有去了,但最近几年兵荒马乱,这一带到处闹土匪路上都不安全了。这天清早光有正准备出发去一百里多里外的铜湾进点货,父亲对正在说早饭的大儿子说:“有喜阿,现在天下不太平,你天天在外面担货也不安全,你干脆到叶家寨叶师傅那里去练哈武术,也好万一碰到土匪也好防防身。”
“好的,等这次存点货,我就去叶师傅那里去学哈。反正叶家寨隔我们院子也就十几里路,如果有货挑,你就搭信来,我马上回来,货送好回来了,我又去叶师傅那儿学,也很方便。”
这时在石拱桥上游一里左右的小村庄麻冲有个唐仁义满满正在崔他的儿子唐长玖起床。唐长玖比有喜小三个月,正冲着长玖喊道:“快点去,要不然你有喜哥就可能动身了。”
长玖边套衣服边穿鞋。“你急什么,天刚亮,他哪有那么早。”
“你以为人家都象你一样睡到半天才起来。”
长玖也不理爹爹的话了,拖着鞋就跑了。有喜这时吃好了早饭,腰上捆上蚂蚁布,戴上斗笠说:“爹爹,我出发了啊。”
说完就挑着一担本村地主家的一担棉花准备出发。“有喜,有喜,你的干粮都忘记了,快带上。”
妈妈从内屋赶了出来。弟弟妹妹们也跟了出来。“你看看,这来回要四五天,你忘了带干粮,你挨饿啊。”
妈妈心痛的扯扯衣服、整理一下斗笠。“路上慢点不要紧,不要晚上赶路,天黑了就住店了,晓得吗?”
“妈妈,好放心啰,我都这么大了,自己心里清楚。”
“这次有伴一起走吗?多个人大家有个照应。”
妈妈担心的询问道。弟弟球喜说:“妈妈,我今年也十六了,也可以跟哥哥一起去,一是有个伴不怕人欺负,二是还能多赚点钱。”
“你现在先把书读好起,屋里做田也要人,弟弟妹妹们还小,你爹爹一个人做起吃亏。”
“妈,你放心啰,到了溪口镇就有两个人同行,他们两个都是担桐油去洪江老街上(洪江古商城),我们可以一同走到铜湾,他俩继续往上走,回来不要紧,一般都有人回溪口镇。”
有喜挑上担子就要走,这时上院子那个唐长玖跑来了,他喊住了光有:“有喜哥,你等一下好吗?还好赶上了,我知道你今天清早要出发,我跑来想问一下这个担货做脚夫老火(累的意思)吗?我爹爹说要我跟你去当脚夫可以赚点钱,你肯带我吗?”
“这有什么肯不肯带的事呢?我就要出发了,好的,我简单给你讲讲吧。你心里先有个准备吧,具体问题等我回来慢慢讲。”
长玖说:“行行,就讲讲要做些什么和注意什么吧。”
“做脚夫这个活是个苦力活,你要有劳力、能吃苦,也是个危险活,有时晚上还要走夜路,还有可能碰到土匪。所以也要胆子大。做人要本份忠诚,人家老板请你担货,你不能把货损失了,有时货老板不与你同行,货钱也要替老板代收,你就不能见钱眼开,拿我们该拿的,总的来说一要保证货物安全不受损,二要人本份诚实。”
“那你放心啰,我有的是力气。我也不是贪生怕死不忠诚的人。下盘(下次)如有货,就带我试哈好吗?”
“那好,你愿意也好,下次有货我就带你试哈,今后我们也有个伴。”
妈妈也高兴的说:“好好,今后一起走有个伴我也放心些。”
“好了,那我就出发了,要不然溪口那两个人难等。”
有喜挑起担子就上路了,长玖也跟着他一起走,长玖回去也要在村口老枫树脚分路。“长玖,走近处都不要紧,如果要走长途上安江、洪江,路上现在不太安全,土匪多,我们每次去这些长途,一般都提前邀上几个人一起走。要不然怕被土匪抢。所以我这次回来后准备去叶家寨叶师傅那里学两手,你愿意跟我去学一下吗?”
“可以,那要多少钱呢?”
“我爹爹上次带人问了信了,吃你自己的,每月一箩筐稻谷。”
长玖说:“好的,我回去问问我爹,如同意我就跟你去。好了,你一路顺风,我在这里分路回家了。”
俩人道别后,长玖满意的回家了。第五天了,今天是有喜回来的日子,长玖今天早早来到了店上打听有喜什么时候回来,有喜爹爹说:“按以往日子算去铜湾正常是吃晚饭时到家。”
“喔,那到时我和我爹爹来看看他。”
有喜妈妈说:“那好,等哈一起到我屋来吃饭。你们可以陪哈他多讲讲话。”
快到晚饭时,长玖父子俩提了一只鸡来了,有喜妈妈不肯收,长玖爹爹说:“嫂娘子,这都是我自己养的,又没花钱买,你如不收下,我们就先回去了,等你们吃了饭我们再来。”
妈妈见拗不过他父子俩也就收下了。“好好,我收着,你也太见外了,”这时最小那个妹妹先跑回来了,大喊:“爹爹妈妈,大哥哥回来了,大哥哥回来了。”
大家向大路上看去,只见弟弟球喜挑着担子,有喜用斗笠扇着风,两兄弟有说有笑往家里走来。长玖见了赶快迎了上去。有喜他们放下了担子,爹爹一起来收好了盐、洋火、肥皂等货物。又拿出一包水果糖给妹妹和弟弟他们拿去吃。爹爹叫他去洗涮一下吃饭了。妈妈和大妹妹冬秀做好了饭。有喜收拾好了。妈妈叫有喜父子、弟弟、长玖父子上桌吃饭。席间,有喜和长玖说好了,明天先跟有喜一起去叶师傅那儿学本事,下次有货就跟有喜一起走。“有喜哥,下次我就跟你走了,今天先给我讲哈外面有什么规矩啰。”
“规矩我今后在路上边走边讲吧,今天我先讲一下我这次在铜湾场上听来的消息。最近铜湾场上多了很多人,河边码头上经常看见装着一些铁东西上坡。”
长玖问:“铁东西是做什么的?”
“我也不知道,我问我进货的货栈老板,他讲那是什么机器,可以造东西。老板还说现在安江、洪江还来了很多吃粮的(当兵的的意思),今后像棉花、桐油这些货要用的多,价格一定要上长,如果你们那地方有桐油送到安江去肯定赚得多。”
有喜接着问:“现在这里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人了呢?”
老板说:“上次听一个外来的人在这说,北方那边在打仗,我们中国打不赢,有很多人都往这边跑来了。”
长玖说:“哪个那么厉害,我们中国都打不赢啊。”
“那老板说是什么日本人………”“………………”由于晚上酒有点多了,长玖还是他爹爹扶回去的。今天早饭都熟了,有喜和长玖都还没有起来。原计划的去叶家寨去就推迟了。有喜爹爹想去叫醒他,妈妈拦住了爹爹说:“让他多休息两天吧,走了这几天了。干脆后天再去。”
“好吧,也不在这两天。等一下我去告诉一下长玖。”
就这样到了第三天,长玖挑着一担箩筐,一筐装着稻谷,另一筐装着被子、衣物及自己吃的粮食等来到了有喜屋。有喜早已准备好了在等他,妈妈见长玖来了就说:“现在你俩个出去在外面要相互照顾,不要在外面惹事,莫学坏,尊敬师傅,和大家也要搞好关系。”
“满满,你放心啰,以前有喜哥一个人都闯了,现在我们俩个人了,你还不放心吗?”
有喜也不多说了,挑起箩筐就和长玖过拱桥而去了。妈妈站在门口一直看不见他们了才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