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功。在主位下方,身着明军制服和朝鲜军制服的一众将校分坐两侧。左侧明军以游击将军马文焕为首,右侧朝鲜军则以水军节度使李舜臣为首。此时,厅中的气氛有些凝重。“长海岛那边传来的情报刚才大家也都听到了,都说说吧,此战到底该怎么打”主位上,陈磷将手中密信轻轻放下,看向下方的众将校道。他手中的密信是传讯兵今日刚刚从长海岛那边送来。长海岛位于明岛东面,与明岛相隔仅有数里之遥,岛屿的面积虽是仅有数十平方公里,但战略位置却是极为重要,是明军防御倭人的最前沿阵地。在长海岛上,明军驻扎有3000大军,由副总兵杨元统领。而陈磷手中的那封密信就是杨元派人传来的,上面记载了九州岛的倭人大名加藤清正即将于五月六日统领6万大军来犯明岛的消息。“大人,此次倭人大名加藤清正统领数万大军倾巢来犯,看来是铁了心想要覆灭我明岛。如今,敌我力量悬殊,没有火炮的优势,我们想要在海上将其击败恐怕很难。以属下之见,不如将所有力量都收缩到海州和金州两城,据城而守我明岛或许还能得以保全!”
陈磷的话语让得下方众人陷入了一阵的短暂的沉默,数十秒后,马文焕当先站起身来,沉声建言道。金州城位于海州城北面,是整座明岛唯二的两座城池之一。以陈磷为首的明军虽是名义上统一了明岛,但治下的总人口却仅有不到二十三万人,其中还有超过两万人的军队。明军真正统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明岛的东部,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东江平原。而明岛的东部和西部则是被中央那座巨大的汉拿山脉所隔开,明岛西部原有的那一小部分百姓也基本都被明军迁移到了东江平原。“大人,马将军所言有理,属下也赞同将兵力收归海州和金州两地,凭坚城消耗倭军的力量!”
“大人,属下也赞同马将军的建议!”
“大人,属下赞同马将军的建议!”
马文焕的话音刚一落下,立刻就迎得一众明军将领的高声附和,右侧的朝鲜军将领之中大部分也是点头附和。在座的众人都清楚,由于火铳和火炮的失效,以及数量上的差距,明军在海上已经完全处于劣势。对于此战,大家对水战基本都已不抱希望。反倒是陆上作战,众人还有些信心。在地面作战,明军的战斗力还是略胜于倭人军队的。这一点从明军在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还能在加藤清正一次又一次的不断进攻下守住明岛就可以看出。若是据城而守,众将还有信心能够抵挡住倭军的进攻。主位上,看着明军在一面倒的附和赞同之言,陈磷的眉头微微皱起,面上也露出犹豫之色。对于接下来的这一战如何打,陈磷心中也是拿不定主意。正如马文焕所言,在之前半年的那几场消耗战中,明岛上的明军力量已经被大量消耗,特别是水军的实力几乎折损过半。之前被派出去的邓子龙也是至今杳无音讯,能否寻到外援还是一个未知数。以如今的态势,与倭军在水上进行决战,不是明智之举。可若是据城而守,以海州城和金州城的规模及粮食储备,又无法容纳太多军民。一旦战事开启,为了保证两城能够坚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明岛上至少将会有一半百姓被弃至城外。以倭人的残忍,这些被抛弃的汉人百姓恐怕将会有很大部分被倭人屠杀。这样的结果是陈磷不忍,也不愿看到的。而且,如果真的放任倭军将明岛上的百姓屠戮一半,那明岛的未来就没有任何的翻身可能了。没有了足够的人力支撑,明岛就算是艰难打退倭军进攻的倭军又能如何?倭军的下一次卷土重来又该如何抵挡?这一切让得陈磷心中挣扎,一时不能下定决心。“大人!”
就在下方大部分将领都在附和议论之时,朝鲜军将校前方,一直沉默的李舜臣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向陈磷拱手朗声道。“哦?汝谐有何话说?”
陈磷闻言,神色稍缓,将目光看向李舜臣。李舜臣,字汝谐,朝鲜王朝中期武臣,朝鲜半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在后世,随着朝鲜半岛民族主义的兴起,李舜臣与乙支文德、姜邯赞被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被后来的棒子国捧上了神坛。而李舜臣的成名之战就是鸣梁海战,在这场战役中,李舜臣在绝对的劣势下,指挥12艘战船,击退日本水军,击毙日本将领来岛通总等人。这一战从战术上讲,李舜臣的水战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但在战略上却依旧没能阻止倭军占领朝鲜水师基地,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实际上是倭军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再加上,在当时那场战事里,朝鲜国都还是明朝的属国,朝鲜军其实是处于辅助地位,真正抗击倭军的主力是明军,李舜臣麾下的朝鲜水军也归属明军统领。所以,李舜臣的能力是有的,却也绝没有后世棒子国吹的那么神。